人民网
人民网

新疆:打好扶贫组合拳

本报记者 李亚楠
2015年06月22日02: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夏日的和田,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

  走在和田市巴格其镇帕伊那普村的路上,绿树成荫,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走过水泥桥,大门两边的树上挂满了鸡蛋大的核桃,还有肥嘟嘟的桑葚。推开努尔买买提·吐孙尼牙孜老人家的院门,左手边栅栏里的一群鹅嘎嘎叫着迎了上来,栅栏边是整齐的羊圈。穿过绿荫下的硬化小道,正在葡萄架下午睡的老人听到声响迎了出来。

  “看起来还不错,这怎么能是贫困户?”记者有点疑惑。

  “那是你没看到两年前的样子。”同行的巴格其镇副镇长陈国昌笑着解释,“看你这么说,证明我们的扶贫工作效果不错。”

  精准扶贫:整村推进,一户一个方案

  陈国昌告诉记者,帕伊那普村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项目点之一,2013年4月7日,村里的“一户一方案”推进会就是在努尔买买提家的院子里开的。

  在那次推进会上,镇上的工作人员记录下村民的需求,并一一落实。努尔买买提家发展庭院经济,修了羊圈、搭了葡萄架,现在家里养了15只羊,还有一群鹅和鸡,院子里的葡萄树一年能摘几十公斤葡萄,除了自己吃,还能卖个1000多块钱。“日子好过多了,以前家里5口人就指着5亩地过,打下来的麦子刚够吃,手里一分钱也没有。”老人感慨。

  “扶贫工作也搞过面子工程,上面把钱拨下来,就修大门、建围墙,外面好看了,可是农民没有产业,还是穷。”陈国昌干了8年扶贫工作,深有感触,“每一家情况不同,需求不同,一户一个方案,有了产业才有持续的内发动力,只有让贫困户自己有了脱贫的意愿和动力,扶贫工作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眼看着帕伊那普村287户贫困户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陈国昌和扶贫干部今年又在布坎拜村做起了试验,更加尊重农户意愿,专门制定了庭院经济项目“一户一方案”明细表。

  艾比都拉·买买提明家大门上就贴着这样一张明细表,详细记录着他家的项目实施内容、价格、数量等,每一项后面都有一个红色手印。“我们今年开了五六次村民大会,根据村民意见,细化了10个项目内容,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需要申报,我们负责实施,村民在明细表上摁手印表示该项目内容已经落实。”

  走进艾比都拉家,可以看到整齐的羊圈、鸡笼、筛草机、地毯架,这些都是项目明细表上的内容,妻子帕提古丽·艾肯双手翻飞,正在织地毯,“一个月能织一块,有人上门收,2000块,除掉500块毛线,能赚1500块。鸡和羊长大了,拉到巴扎上也能卖钱。”

  “以前是我们给啥他们要啥,现在是他们要啥我们给啥。”陈国昌说,要啥给啥建立在对贫困户逐一摸底调查的基础之上,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监督、指导。

  “十二五”期间,新疆累计投入资金296.04亿元,通过整村推进工作的实施,全疆2202个贫困村的面貌得到改善,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56元,增收4322元。

  产业扶贫:因地制宜,龙头企业拉动就业

  晚上8点多,记者走进位于喀什市的一家企业,正赶上木尼热·阿布都艾尼上夜班,隔着无菌操作室的玻璃,看到她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帽子,正在做微生物检验。

  看到她娴熟的操作技术,很难想象9年前她高中毕业,曾因不懂技术、汉语不流利,快一年时间找不到工作。2007年2月,看到企业招工,她进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车间操作工,很快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到微生物检验组,又在公司的帮助下拿到了新疆大学自学考试文凭,当上了微生物检验组组长。

  在这家企业,和木尼热一样的本地员工占75%,“我们是扶贫龙头企业,除了固定员工,我们每年季节性和临时性用工能达到1万人次,都是当地贫困人口。”

  在喀什麦盖提县希依提墩村,435户农民现在都变成了一家公司的“小股东”。

  每户农民拿出2万元,由村委会持股和两家扶贫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以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为发展方向的新公司,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变成了产业工人,拿流转费、工资,年底还能分红。

  “喀什地区是农牧大区,这样的企业有助于解决农牧产品卖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喀什地区扶贫办副主任努尔艾合买提·买买提依力告诉记者。

  “遴选扶贫龙头企业必须符合当地实际,不然企业做得再好,对贫困人口就业的贡献还是有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赵国明说,这样的扶贫龙头企业全区共有236家,仅2013—2014年就带动21万人次就业,增加实际收入14.4亿元。

  技术扶贫:授之以渔,激发内生动力

  “新疆全区有302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60.5万人,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仅靠财政支持,脱贫难度相当大。给他们钱不如教他们如何赚钱。”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徐明说。在产业带动增收的同时,各地都把技能培训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

  努尔买买提家对面就是一个艾德莱斯绸制作培训点,20岁的古丽巴哈尔·阿布都克热木既是这里的工人,又是“师父”,自己制作艾德莱斯,每月能卖2000元,作为“师父”,还能拿1000元工资。

  布坎拜村一个皮鞋制作点,30名工人正在忙碌。负责人阿布都克白·吉力力从小跟父亲学习皮鞋制作技能,又经常到疆内外皮鞋市场考察学习,技术过硬,附近的农户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那儿学技术。现在这个皮鞋制作点已经变成一个技术培训示范点,目前已经开展培训两期,培训就业学员50人次。

  在和田一家地毯加工企业,海尼沙汗·萨迪尔和女儿吐尼亚孜汗·阿不都拉正聊着家里盖新房的事情,但手底下的活儿一点没耽误,随着手里毛线不断被挽进织架上紧绷的经线,一块新地毯离完工又近了一步。她俩织的花色跟别人不太一样,企业负责人介绍,只有高级工才能织这个图案。母女俩进企业四五年了,参加过为期三个月的新进员工培训,拿到初级资格证后上岗,随着参加不同级别的技能培训,技术更加娴熟,通过当地扶贫办的考核,她们又相继拿到了中级、高级资格证,现在每人每月工资两三千块钱。“我要多赚点钱存下来,给外孙女上学用,等老了的时候还能养活自己。”海尼沙汗说。

  除了培训自己公司的员工,该企业还投资20万元成立了培训中心,有25位老师在全区流动免费为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扶贫办以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补贴,给企业用以支付教师授课费、购买教材、提供接受培训人员午餐等。自2003年6月起,经该培训中心培训的人员中,已有1.8万人完成转移就业。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22日 02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