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浓浓的粽香,端午节如期而至。值此佳节,求吉、纳祥和辟邪,依然是不变的主题和美好的愿望;然而抚今追昔,最值得纪念的,还有贯穿中华历史、穿越抗战硝烟的爱国精神与情怀。
端午节是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说法,以追念爱国诗人屈原最深入人心。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奸臣排挤被放逐江南,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当楚都被秦兵攻破之时,他力图报国无果,投江而死,以身殉国。流传至今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都与怀念屈原有关。因此,每逢端午佳节,人们不仅会体会到愉悦的节日氛围,也会油然而生爱国之情。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国难当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农民放下了锄头,工人放下了铁锤,学生离开了书桌……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端午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端午和抗战因“爱国”而产生交集。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端午节还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诗人节”。1941年春夏,日军企图用狂轰滥炸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但就是这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陪都重庆发出号召,要在端午这天举行“诗人之会”。50余名知名人士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以《诗人节缘起》为题,登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端午节这个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其意义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新的升华。
抗战硝烟散去,爱国情怀永存。在又一个端午到来之际,我们不能忘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更不能忘记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仁人志士。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的节日,还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铭记;粽子包进去的不只有糯米和馅,更有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尊崇。这些,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忘却的,还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强国梦想不断追求、奋斗。(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华 实)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