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供给加大、产业资本大举减持以及监管部门清理场外配资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前期迅速上涨的A股迎来回撤。业内人士认为,指数的连续暴跌是市场获利盘因恐慌而导致的极度宣泄,这将有利于市场恢复理性,从“快牛”转向“慢牛”。
16日,A股继续大幅回调,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175.56点,跌幅为3.47%,收报4887.43点,深证成指下跌626.62点,跌幅为3.54%,收报17075.93点。两市全天成交1.7万亿元人民币,中小板指收盘跌4.03%,创业板指收盘跌2.85%。两市逾百只非ST个股跌停。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6收盘下跌160点,跌幅为3.06%,收报5069.2点,升水4.38点。全天成交161.08万手,持仓7.22万手,减仓17674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新股发行力度的明显加大对资金面造成冲击,是造成市场短期疲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月第二批25只新股申购将于6月17日至23日(不包含端午节三天)连续发行,预计共募集资金418亿元。其中,国泰君安尤为令人关注。根据招股说明书,国泰君安证券拟发行A股不超过15.25亿股,融资总额或达300亿元,成为自2010年7月农业银行以来最大的A股IPO。
伴随着IPO供给力度的明显增强,A股市场产业资本套现也“如火如荼”。WIND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份以来半个月的时间中,两市就有539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关键股东的股权变化,其中有467家发生了净减持,净减持额高达862亿元。而在此前的5月份,则有701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净减持,净减持额高达1508亿元,环比暴增一倍有余。
监管机构对场外配资业务的清理,也对市场的资金供给产生了影响。证监会此前宣布,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高杠杆、高风险的股票场外配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场清理行动。
尽管A股连续出现回撤,多数机构仍然持乐观态度。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兼价值组投资总监、博时精选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到目前为止,本轮的牛市逻辑未发生大的变化。“在牛市里,调整也会相对剧烈,尤其是在短期进入相对高位,‘快牛’转‘稳健牛’是相对理性的;只有震动或调整进一步加剧,市场才有可能变得更为稳健。”他说。国泰基金也认为,“急跌缓涨”是牛市中的一个特征,急跌更多地表现在市场获利盘因为恐慌情绪所导致的极度宣泄,反而有利于后市走稳。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