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其实真的再没有什么其他言辞,比这简单直白的几个字更能道出警示的本意。但是,当那位32岁的侯姓股民纵身一跃,这短短的十个字却也异常强烈地让人感到苍白、无力。
监管层当然多次提示过风险,入市者也都是成年人,心智已然发育成熟。所谓愿赌服输、风险自担,很多人尽管对侯先生的绝望一跃不胜唏嘘、扼腕慨叹,但话里话外却大都流露出对自己“理性”的“自信”,似乎此种厄运绝然与自己无缘。
生理角度的成熟,有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盲目自信。而真正理性的建立,也许正如同戒烟,往往到了不可收拾才能放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克利茨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们终会认识到那个结局。问题在于往往太晚了。”他说的不是股市,但道理一样,因为触及的都是人性的弱点。
该如何看待股市?有人因其泡沫而强烈厌恶,并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却凶险无比的股市图景。这样的说法当然有其道理。但是反对者则认为,股市有泡沫是正常的,一定程度上,泡沫恰恰反映了市场之于股市的预期。股市的是非姑且不论,在无数人,尤其是年轻人蜂拥而至之时,谁能说这里面没有迅速获得财富的欲望,以及一夜暴富的期盼?股市里,有多少人是以赌博和冒险的心态参与其间,投机而非投资?
中国的股市有其弊端和痼疾,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其存在。完善市场的监管机制当然是重中之重无可替代,而对股民来说,最为有效的防范措施,恐怕是管理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那些投机心理之下,突然暴富的欲望。因为只有自己的欲望,是你可以控制的;也只有自己的欲望,是最难控制的。
是谁杀死了股民侯先生?除了股市本身的监管不力和风险难测之外,很重要的还在于侯先生自身的脆弱以及贪婪。如此而言之于逝者当然有些残酷,但谁能否认,最难战胜、最难控制的,就是追逐财富中,那些显现无遗不加克制的人性弱点?
中国股市诞生几十年来,曲折波澜,几经牛熊。一代代股民,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本轮壮阔的牛市,据说主力是80后、90后。于是有人说,这些80后、90后股民没有经过上一轮暴跌,对股市风险没有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更缺乏必要的股市知识储备。实际上,这么多年轻人投身股市,恐怕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在不断增多的有关资本的神话故事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迅速成功。风投基金、融资、上市……在资本的强力支撑下,财富仿佛触手可及,对成功的追逐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哪有那么多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话?有的恐怕只是无知者无畏的冒险,“万一赢了”的投机侥幸,暴跌之后的恐慌和新一轮涨跌之中的躁动不安。
5月的最后一周,新增股票账户443.53万户,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多少“新韭菜”不得而知,一些“老韭菜”却已忍受不了逼空的折磨,清仓而去。不管是入市还是退市,我们都无法对个人选择指手画脚,但应该承认,如今的市况下,能够适可而止适时放手的确是一种奢侈,而能够管住自己的欲望则是一份难得的淡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