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见闻:大山深处爱心校车温暖上学路

2015年06月15日10:14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新疆和田见闻:大山深处爱心校车温暖上学路

新疆和田见闻:大山深处爱心校车温暖上学路

  孩子乘校车回家。有了校车以后,村里面孩子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也高了,孩子的成绩也有了提高。 崔志坚 摄

  中新网和田6月15日电 (记者 陶拴科)距离和田市150多公里的策勒县恰哈乡恩尼里克村位于昆仑山深处,全村214户,6个自然居住点。村庄唯一与外界连通是去年住村组修好的一条乡村公路,最远的居民点山路荆棘密布,遍布荒石,行走极其不便。孩子放学后翻山步行还需要两三公里,但也就是这么一条山路,却一直支撑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想。

  6月中旬,中新网记者走进恰哈乡恩尼里克村,来到这座位于峡谷之中的村落,当车辆从山上盘旋而下,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河谷两岸红色的悬崖峭壁。

  恩尼里克村在策勒河上游,海拔高,气候恶劣,距县城近百公里,距乡政府26公里,全村六个自然居住点,最远的阿龙居住点海拔近3000米,距村委会30多公里,距离乡恰哈乡学校56公里,其他居住点距村委会10公里内,是当地一个地处偏僻,居住分散,相对落后的牧业村,2014年底刚通了柏油路,入了大电网。

  多年以来,孩子上学都是走路,或者父母用马车或者摩托车送,可是每到冬季孩子上学就成了问题,雪厚气温低,家里摩托车就不能用了,学生上学只能靠步行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节目传输中心住恰哈乡恩尼里克村工作组以来,得知恩尼里克村的58个学生去乡里的寄宿学校上学的情况后,工作组立刻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用校车送孩子们,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节目传输中心书记、住尼里克村组长张铭说:“我们来不久,就落实了此项工作,工作组每一次接送工作都保证有司机、工作组成员、村干部3人陪同孩子。每周五把孩子接回村里,周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大概3个小时就能够把所有孩子接送完毕。”

  张铭说:“校车开启的第一天,孩子们眼含期待的目光,围在新校车面前,众多的群众专程赶到村委会,大家脸上充满着感激的笑容,有位孩子的母亲流泪表示感激,不停的说‘亚克西’。”

  阿龙居民点尼莎古丽说:“校车解决了我们几代人的问题,原来娃娃上学远,村子里一些家庭就不让娃娃上学了,我们也担心娃娃走山路的安全,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校车,孩子上学方便了,我们谁都想让娃娃把书念下,多读书有出息,不要继承我们祖祖辈辈放牧的生活了,让走出去。”

  “摩托车送孩子存在安全隐患,有了校车以后,村里面孩子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也高了,孩子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都是工作组的功劳。他们给村里干了许多的实事,非常感谢他们。”恩尼里克村支书佧迪尔·塔什铁木尔说。

  记者了解到,住村组义举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称赞。校车在星期五送学生放学,星期天接学生上学。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将实时监控校车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车上配有灭火器、安全锤、急救箱,每个座位上都有安全带。(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