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6月14日文章,原题:科学家表示,在中国鱼体内发现的毒素正减少无论是在广东被清蒸,在上海被泡在酒里,还是在北京被清炖,数千年来,鱼都是主人用来招待来客的佳肴。但是你在拿起筷子前或许会想:这条鱼能吃吗?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内地科学家已发表多篇文章,称内地鱼含有有毒残留物,包括能导致严重疾病的农药和重金属。鉴于伴随中国迅猛工业化而至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这些发现并不令人意外。
但如今传来令人惊喜的好消息:科学家们表示,中国某些地区的状况正在改善。中科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何滨表示,研究发现,全国各地鱼样本上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与近年来的早期记录数据相比,河流和湖泊里的鱼的污染物水平“都在普遍下降”,她说。在她看来,这或许应该部分归功于政府实施的惩罚新规。
在某种程度上,何的发现已得到一项新研究的证实。科学家们本月刊文称,在武汉最大且污染最重的湖中,鱼的体内已几乎没有任何有机氯农药残留。这是鱼身上最致命的污染物之一。
但这项研究也发现,重金属残留依然很高。内地养鱼业滥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的问题也很严重。专家表示,抗生素比农药和重金属更危险。欧美禁止将抗生素与动物饲料混合使用,但内地对此置若罔闻。
尽管科学家对能否食用内地鱼仍莫衷一是,但钟南山教授的诀窍是:“长得又肥又大的鱼,我是不吃的。”(作者陈冰琳,丁雨晴译)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