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15年06月14日16:5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正视历史 拥抱和平——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近日在荧屏播出的四集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反响。该片通过系统梳理档案资料、有关文献,并在对当事人、政治家、学者以及民众进行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战后德日两国对待战争责任的反思与吸取二战教训的不同态度,系统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事实和档案文献资料。

  “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展现了德日两国对待二战历史截然不同的态度。纪录片同时也告诫我们不忘历史,奋发图强。”正在北京实习的大学生吴琪这样告诉记者。

  云南民族中专教师张娴说,《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以正确的历史观,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人物采访让人们看到了德国对历史的反思与负责,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自我救赎。反观日本,不但不承认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而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行为,试图掩盖历史事实,用否定和模糊的态度进行自我开脱。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高晓燕表示,纪录片通过对比两个德日两个国家几十年来的言行,反映出两个国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态度。一个是客观看待过去,抛下历史包袱坦诚地树立全新的国际社会形象,而另一个则是百般抵赖甚至不断地挑战国际公理和正义的底线,不敢抛去历史的包袱。希望这部纪录片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得到传播。

  “我们可以宽恕罪行,但不代表可以遗忘历史。对人类历史上那场空前浩劫的反思,绝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云南民族大学学生温少斌说。

  黑龙江大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历史观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从《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中我们不难发现,德国通过对历史的彻底反思,已经重新赢得了广大战争受害国的认可,而日本右翼政客却始终不放弃对历史污点的粉饰,这势必将对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产生影响。

  江苏省盐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国栋认为,这部纪录片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内容重要,影响深远。该片体现出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反思态度的迥异。我们一方面从片中看到战后德国敢于面对战争侵略历史,不断进行历史反思的过程,另一方面看到了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扭曲史观的源流与顽固性,这就引起我们的反思,必须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历史不容遗忘,反思没有终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纪录片从新的视角和对比的角度,把德日两国对二战的不同态度和产生的不同影响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珍惜当下、迎接未来!(记者隋笑飞、马晓成、蒋芳、林苗苗、庞明广)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