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每隔90秒,全世界就有1吨钢铁腐蚀成铁锈,其后果导致包括2013年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等在内的灾害频发。此间专家呼吁,必须采取有效的腐蚀防护措施。
腐蚀损失高昂
“腐蚀是一种悄悄进行的破坏,由腐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腐蚀过程是金属氧化的过程,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在受访时说。
2001年美国发布第七次腐蚀损失调查报告显示,1998年以来美国因腐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1%。如果以此推算,中国在2014年的腐蚀损失约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都要承担1000元以上的腐蚀损失”。
侯保荣注意到,青岛“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国务院重大事故调查组的报告称,事故直接原因为“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引发爆炸。
此外,2014年8月1日台湾高雄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导致22人遇难、270人受伤,原因是“管道老旧造成的接缝泄露,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蚀”,从而造成燃气泄漏、引起爆炸。
据统计,2014年中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为3378.8亿元。由此测算出腐蚀所造成的损失为台风、地震、干旱、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的4—6倍。
如何防护腐蚀
“允许你买皮鞋,但不允许你买皮鞋油。”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直言,当前在中国,建筑或工业装备“几乎没有维修费用,也不注重维修”。
徐匡迪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长期以来不重视腐蚀问题。
“如果腐蚀防护工作做得好,其中25%—40%的损失可以避免。”侯保荣说。由其课题组研发的针对浪花飞溅区的复层矿脂包覆技术,就可对低潮线下1米与高潮线上2米的浪花飞溅区和潮差区提供长效保护。
此外,该课题组针对螺栓螺母、桥梁钢索等异型节点的氧化聚合包覆技术等也已取得重要突破,目前正在国内外多个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侯保荣认为,与防腐技术相比,更重要的是提高主动防腐意识,“腐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项目负责人目光短浅,只希望自己在位时不出大问题,就不会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很多人对这项技术也不甚了解,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
事实上,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工业先进国家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腐蚀调查。由于腐蚀预防措施相对到位,日本因腐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到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
要给腐蚀摸底
2014年,由侯保荣主持的中国首次腐蚀调查工作得到中国工程院的资助,立项为重大咨询项目。日前,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30余位院士共同牵头,联合上百位腐蚀与防护领域专家,将用两年时间,调查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水环境、生产制造及公共事业五大领域的腐蚀状况。
具体来说,将针对铁路、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工程、建筑、船舶、飞机、火车、企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城市供水、海洋平台及开发、海底管道、海洋石油装备等30多个行业部门开展腐蚀成本和防护策略的调研,结合现代数学、经济学的理论及方法,获取中国腐蚀总成本,免费向公众发布数据。
徐匡迪表示,项目不仅是技术咨询,还将成为政策性咨询,重点在于提出防腐蚀方法,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更要为政府立法、制定政策等提供支持。
侯保荣谈及课题组此前研究称,在腐蚀最严重的浪花飞溅区,国产钢材的平均腐蚀速度约为每年0.5毫米,几乎所有现役港口、码头等处于严酷环境下的钢铁设施都面临着严重的腐蚀威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