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成首处公众考古场所 展出"洛阳铲"等工具--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圆明园成首处公众考古场所 展出"洛阳铲"等工具

2015年06月14日08: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圆明园成首处公众考古场所 展出"洛阳铲"等工具

考古不再神秘,公众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昨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而主题就突出了“公众考古”。位于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随着考古的推进,还将招募志愿者,经过培训后直接参与到考古工作中。

“这就是盗墓小说里的洛阳铲啊!”昨日,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拉起了白线,而展出的包括洛阳铲在内的各色考古工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数位身着考古字样服装的专业人员半蹲在考古区内,一会儿用手铲铲松表面的新土,一会儿用竹签剔掉边角内的土,一会儿又用毛刷将松土聚集到一起收到袋子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恢复清代的路面,只要土层出现白色,就是以前的路面了。”考古人员说。据介绍,该处遗址原为豢养鸟雀的地方,所以叫养雀楼。考古的目的是想恢复当时的路貌,并与史料进行对比。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洋楼遗址考古工作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在现场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参观并从现场的说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识,这样文化遗产就不再是封闭的静态存在了。下一步,还将招募志愿者,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直接参与到现场的考古当中。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西洋楼是第一次向公众开放的考古场所,本市在积累并总结一定经验的前提下,还将对更多有条件的发掘现场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北京青年报记者同时了解到,未来3至5年时间,本市将分期逐步进行圆明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推进圆明园大宫门景区、九州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市文物局表示, 今年,为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本市已启动了68处抗战类文物保护工程,包括宛平城、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房山蒲洼乡兵工厂旧址等,计划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其中维护保养和环境整治工程等将于本月底前完工,具备条件的将逐步对外开放。

此外,昨日同时启动了“我为古都代言”活动,向社会发出保护文化遗产倡议书《保护文物,从我做起》,呼吁全民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来。(记者 解丽)

(责编:张香梅(实习)、袁勃)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