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自主选拔为方便快速阅卷首次使用机考

2015年06月13日11:27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清华自主选拔为方便快速阅卷首次使用机考

  原标题:清华自主选拔首次使用机考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三大自主选拔项目“领军计划”“自主招生”和“自强计划”首次同时开考。全国5600多名考生在全国各地同时参加测试。今年,清华大学首次在全国各省份(西藏除外)设立初试考点,供考生灵活选择,而且还首次探索使用机考,方便快速阅卷。

  考生可自主选考点

  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2015年自主招生首次放在高考后举行。按照高招日程安排,高校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都要在高考后两周内完成,时间相当紧张。因此,为了方便考生参加考试,清华大学今年首次在全国30个城市设立了37个考点,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考试地点。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表示,根据统计,有近1200名考生选择了本省份以外的考试地点,其中小部分考生选择了距离更近的外省份考点,大部分考生由于需要前往其他省份参加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选择变更到外省份参加清华初试,考生较多的是北京、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等地。此外为了减轻偏远农村考生的经济负担,清华大学还为通过自强计划初审的近30名学生提供了参加考试的经济资助,包括他们往返考点的路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

  首次探索实行机考

  于世洁透露,自主招生首次在高考后开展,高校在组织测试等工作上面临巨大压力。于是,清华今年首次探索在初试中实行机考。

  “相比纸质考卷,机考系统分发和回收考卷更加安全高效,阅卷也更为及时准确,还可大大降低作弊的可能性。”于世洁说。

  为方便考生提前熟悉考试系统,6月8日下午起,清华大学向考生开放模拟系统下载,考生可提前安装模拟考试系统,多次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练习。昨天上午正式开考前,考生还有10分钟的时间再次熟悉考试系统。

  初试结果预计于6月14日公布,通过初试的考生将于6月16日至17日到清华大学参加复试,复试包括综合面试、学科/专业特色选拔和体质测试等,最终认定结果将于6月22日前公布。

  ■考生反应

  选择题难以考查“语文表达”

  昨天上午11点,在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考点,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来自天津耀华中学的考生张杨子苏告诉记者,自己是文科生,考的是“阅读与表达”和“数学与逻辑”。其中,阅读与表达共27道题,数学与逻辑共30道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张杨子苏说,数学题目还是挺难的,比如级数方程、极坐标等,都是没有学过的内容。

  多名考生透露,阅读与表达并没有考查当下的时政热点,而是侧重文学常识和文艺理论。比如在现代文阅读中,给出的是两篇科普短文,一篇是关于混沌理论和蝴蝶效应的,另一篇则是关于现代人对于天文的看法的;在古文阅读中,考查的则是《孟子·梁惠王》。

  对于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一名北京二中考生认为比较合理。她说,高考刚结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还有余热,如果在高考前进行可能很难平衡好高考备考与自主招生的关系。

  只用选择题是否能很好地区分出考生的水平?对此,多名考生认为,数学和物理可能可以,但是,没有了以往的作文写作,语文的“表达”能力只通过选择题怕是很难考查出来。

  ■相关新闻

  北京警察学院首招警犬专科

  今年招生40人

  京华时报讯(记者周鑫)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警察学院两所公安院校分别在北京地区计划招生160人和560人,均属于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其中,北京警察学院今年首次招收警犬技术方向专科学生40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5年在北京地区计划招收本科生160人;北京警察学院计划招收560人,其中本科520人,专科40人,女生占招生总数的10%。北京警察学院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包括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管理学、交通管理工程等。为适应北京反恐防暴治安形势变化、维护公共安全的现实需要,学院将于今年首次招收警犬技术方向的专科学生40人。

  京华时报记者 张晓鸽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