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行政案登记同比涨七成

2015年06月13日06:52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全市行政案登记同比涨七成

  京报网讯(记者 骆倩雯)立案登记已经实施月余。昨天,北京高院通报,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首月,全市法院共登记立案40426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2.8%。其中,行政案件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高达74.1%。

  北京高院介绍,自今年5月1日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全市法院共登记立案40426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2.8%,较今年4月份环比增长5%。其中,朝阳法院首月登记立案数为全市最高,超过8000件,同比增加43.7%;海淀法院登记立案数量超过4500件,在全市基层法院中属于增幅最高,同比增加125%。

  北京高院立案庭副庭长杨艳介绍,在案件类型上,民事案件同比增长41%。其中合同、权属侵权类纠纷案件增幅较大,增幅均超过61%。在合同类案件中又以物业、信用卡等纠纷类案件增幅较大。

  在所有的案件中,行政类案件是增幅最大的案件类型。5月,全市行政案件登记立案2051件,同比增长74.1%。其中,由行政庭审理的行政案件同比增加897件,增幅达到268.5%。增长数量排在前列的是征地拆迁类、信息公开类、不履行法定职责类案件,被诉主体主要包括市、区(县)政府,公安机关,城乡建设机关等。知产行政案件则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目前立案登记制实施才一个多月,新收案件尚未进入执行阶段,预计未来执行案件也会大幅增加。

  此外,北京法院5月份共裁定不予受理或不予立案案件112件,这些案件大多是因为案件的主管、管辖等程序性事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杨艳告诉记者,法院并不是对所有起诉都予以立案,人民群众应正确理解立案登记制,起诉还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据悉,为了预防更多滥用诉权的情况出现,现部分法院正试点在立案登记阶段让当事人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以起到警示作用。法院表示,凡发现虚假诉讼、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法院会依法处理。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