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历史和文化记忆

2015年06月12日03: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非遗:传承历史和文化记忆

  神态逼真的泥塑脸谱,精致灵动的纸扎风筝,惟妙惟肖的胶泥鬃人,这些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而有这么一群年轻人承接过父辈的手艺,延续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续写荣耀与辉煌。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北京胡同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鬃人白”、“脸谱林”、“风筝刘”们,用手中的相机去感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坚守。

  “鬃人白”

  鬃人,年轻人可能接触得少了,但是上了年岁的老北京人都知道。前不久,北京鬃人的年轻传承人白琳的一场宣讲揭开了鬃人“尘封已久”的神秘面纱。

  “鬃人始创于清朝末年,深受京剧与皮影戏的影响,人物造型身高一般约九到十六厘米,头部和底座用胶泥脱胎,底座上还要粘一圈猪鬃,然后用秫秸秆做身架,蓄些棉花,再用丝绸做外衣,最后依据故事勾画人物脸谱,描绘服饰。”白琳介绍说,“虽然年代久远,但它是咱们的民间瑰宝。”说着,他把做好的鬃人放在铜盘里,“铛铛铛”,小木槌一敲盘子,小鬃人便神奇地转动起来,俨然一副武戏对打的架势,一场“京剧”就这样开始了。

  “鬃人做起来不难,玩起来简单,但里面的‘功夫’深了。”白琳听父辈讲过:“无论是做、是玩,得了解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知道人物背景、历史故事,你不能‘关公战秦琼’不是?鬃人为什么能在盘子里旋转而不倒,就是因为有重心,和做人一样,应该适应社会变化,但不能随波起伏,倒在现实的洪流中。”白琳告诉记者:“传承,才能延续北京的特色,体现北京精神的历史感。我们年轻一代应先接过‘传’的接力棒,才能‘承’下去。”

  “脸谱林”

  “我从小就爱和泥巴,母亲看我这么爱玩,干脆也给了我一块泥,让我帮着做坯子。”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林泓魁见到记者说。小林是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工艺脸谱绘制技艺项目传承人佟秀芬的儿子,如今的他师从母亲传承了做脸谱的技艺。

  “记得小学六年级时,我做了一个脸谱送给同学当生日礼物,结果全班同学都管他要。”这激起了小林做脸谱的浓厚兴趣,索性和妈妈认真学习起了脸谱的制作。“我还记得当时做的是‘张飞’在《芦花荡》里的形象,他长长的胡子还戴了帽子,做时觉得那帽子不好弄,自己进行了多次改良。”这一“玩儿”就是好多年,现如今无论是指甲盖大小还是一米开外的脸谱,都在林泓魁手里活灵活现。

  “风筝刘”

  风筝起源于中国,起初只是王公贵族的玩物。时至今日,仍然延续着传统宫廷风筝制作风格的要数坐落在北京地安门大街上的三石斋风筝了。掌管这家店面的主人刘宾是三石斋风筝的创始人刘汇仁的孙子。爷爷在解放前就以制作风筝为业,退休后依然迷恋风筝,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风筝上。刘宾说:“我要跟随爷爷,做一个追风筝的人。”

  小小的风筝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承载这刘家老少几代人的梦想。谈到未来的发展,刘宾说:“三石斋的传统风筝并不像现代风筝那样能够飞到几千米的高空,但却满载着制作者浓重的情怀。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推广风筝,让更多人知道风筝的历史、制作工序以及它的文化内涵。”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