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原型遭“人肉”,问题出在高考外

2015年06月10日02:21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作文原型遭“人肉”,问题出在高考外

  一道高考作文题,暴露了部分网友人格和知识上的缺陷。这场网络暴力事件所揭示的问题,已超出高考作文题以外。

  高考结束,网上掀起一股扒作文题“原型”的热潮。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的所谓新闻原型也被“人肉”出来。令人惊讶的一幕随之发生:众多网友在当事人微博上嘲讽谩骂,评论多达数万条。其后,当事人不得不关闭评论功能。

  作文考试不理想,却把气撒在所谓新闻原型上,想想也是“醉”了。且先不说这道作文题出得好不好,以现实生活作为考试题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这类来源于现实的题目,往往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并不具有唯一指向性。何况,遭遇网暴的当事人已否认自己是作文题中的“小陈”,请求@湖北高速交警出面澄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仍吐槽“三年的努力,就是因为你和你爹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给毁了”,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当然,这些大肆攻击当事人的网友,未必都是应届高考生。不管怎么说,这种做法都是非常不妥的,涉嫌违反网络相关规定,是对当事人的人格侮辱。若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可对涉嫌侵害自己名誉权的网友进行举报,或者提起法律诉讼。对于网络暴力行为,就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能阻止有些人为所欲为。

  为何那么多人把气撒在当事人头上呢?这说明,部分考生作文考试失利,可能是平时接受的作文训练有问题。以社会现实素材写信,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是题型有所变化而已。在填鸭式教育背景下,许多学生只会一板一眼地按照教材或根据老师教的办法学习,不懂得触类旁通,作文写作的基础不扎实,所以碰到灵活一些的题目,也就难以应对。

  这还可能和部分学生成长环境有关。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很少参加社会事务,对外部世界缺乏必要了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如此,反而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一旦在考试中碰到鲜活的题目,就可能发挥失常。在作文上丢分,有人难免感到懊恼,从而把气撒在错误的对象头上。

  一道高考作文题,暴露了部分网友人格和知识上的缺陷。这场网络暴力事件所揭示的问题,已超出高考作文题以外。中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应试机器”,注重人格培养,让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成功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顾昀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