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5月以来,南方地区强降雨频繁发生,湖南南部、江西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大部、福建西部累计降水量400-7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4倍,南方12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针对南方强降雨灾情,农业部高度重视,两次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和生产自救,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同时,派出3个工作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分赴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和贵州等5省调查农业受灾情况,督导指导抗灾救灾和农业生产恢复。
面对当前严峻的农业防汛救灾形势,各省强化灾情监测预警,科学应对,狠抓措施落实,迅速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切实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一是安排部署迅速。各省及时下发通知,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影响,认真落实防灾救灾责任,切实落实防汛救灾措施,确保夏收和春夏播顺利开展。二是救灾措施有力。5月份正值南方小麦、油菜成熟收获期,各省积极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调查了解灾情,帮助农民抓紧排涝降渍,抢抓降雨间隙全力抢收小麦、油菜。三是生产恢复及时。各地通过早稻转中稻、补育或调剂秧苗等措施,组织农民抢插秧苗、抢时补苗。对受损蔬菜大棚,采取改种、补种晚熟品种等方式,降低蔬菜大棚经济损失。四是指导服务到位。各地积极组织农业部门、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包村入户,开展生产自救技术指导,促进在田作物正常生长。
中国气象局预计,6月份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降水偏多2-5成,农业防汛救灾任务繁重。农业部将立足抗灾夺丰收,切实做好洪涝灾害防御,确保安全度汛和农业生产安全,为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联动,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动态,适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农业灾害预警预防,对重大灾害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防汛抗灾和生产自救。二是加强在田作物管理。抓好玉米、早稻和中稻等在田作物管理,积极组织落实追肥提苗等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防治防控,保障在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和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组织专家及时制定技术意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分类指导,确保各项防灾救灾措施落实到田。龙新
(来源:农民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