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采用红外线触发相机在天山精河段拍摄到伊犁鼠兔,这是时隔30年后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李维东 摄
近日,伊犁鼠兔发现第一人新疆科学家李维东和志愿者团队利用红外摄像机在天山精河段再次发现了伊犁鼠兔的活动踪迹。
2014年秋季,新疆生态学会副秘书长李维东和志愿者团队在精河段天山主峰布设了一批红外相机,近日,高山积雪消融,登顶采收,从影像资料中再次发现了伊犁鼠兔的活动踪迹。
李维东8日告诉记者,红外摄像机拍到伊犁鼠兔在石头上留下粪便和尿液,可以判断它在做标记,这有3个方面的意义:表明自己的存在,给异性发出求偶信号,向同性宣示自己的领地。“以前多少年来只以为粪便和尿迹只是它们是否存在的标志”他说,在伊犁鼠兔的活动区域还发现了它的天敌白鼬,说明它们已经相互适应。“这次红外相机的记录使得伊犁鼠兔的生活习性更加清晰。”
李维东称,这次科学考察同时在乌鲁木齐1号冰川附近安放了红外相机,但在去年夏季拍摄到伊犁鼠兔较多的监测点位上没有任何收获。“近半年的监测数据没有伊犁鼠兔的出现,这不是个好消息,伊犁鼠兔在该区域是否还存在令人纠结”他说,新疆的环境保护者们近些年一直呼吁在1号冰川周围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对这里的雪莲、红景天、北山羊、伊犁鼠兔等进行保护。
李维东说,1983年在天山尼勒克段首次发现伊犁鼠兔,2002年再到观测点上只发现了陈旧的粪便和尿迹,2006年再返时连粪便和尿迹都看不到了,表明伊犁鼠兔在此消失了。幸运的是2014年7月采用红外线触发相机在天山精河段拍摄到伊犁鼠兔,近日的红外相机记录是第二次在该区域发现伊犁鼠兔的活动踪迹。
据悉,李维东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是次科考共设置了三个区域观测点,目前精河和乌鲁木齐1号冰川两个观测点已完成了数据采集,天山库车段观测点因道路不通工作人员尚未到达。
伊犁鼠兔是一种古老的兔形目动物,体型较大,其耳和后足的长度是鼠兔属里最大的一种。新疆天山是伊犁鼠兔的唯一栖息地,其主要生活在天山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峭壁间。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伊犁鼠兔濒危,目前数量不足1000只。(记者 朱景朝)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