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回放
长江翻船事件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有网友质疑,龙卷风这样的极端天气为何不能被气象部门及时预报预警?
针对以上质疑,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预报科科长方翀做出了解答。“不只是龙卷风,对于短时大雨、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目前都是一个世界难题。”方翀表示,在气象学界,对于龙卷风的预报要归类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然而,即使在美国,也没有办法完全准确预报强对流天气。
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龙卷风似乎只存在于灾难片中,或只是大海上才比较常见。其实,龙卷风在我国并非罕见,长江三角洲、苏北、鲁西南、豫东的平原和湖沼区,以及雷州半岛等地都是龙卷风的易发区。它与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雷暴等天气灾害都属于强对流天气“家族”。
在我国,强对流天气常发于春夏季。随着夏季的到来,冷空气势力逐步减弱,很难越过南岭影响到华南地区,而暖空气更加强势,强对流天气频发区域将会位于江南一带。本次翻船地点湖北省监利县就在这个区域,事发时,正处于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事实上,在6月1日晚间,武汉中心气象台和湖北荆州市气象台已相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测包括事发江段在内的区域将在6小时内发生雷雨大风天气,这也正是强对流天气的典型表现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认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从而也间接导致强对流频发。
来去无踪难捕捉,预报成世界难题
方翀表示,由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时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对这种小尺度的、发展迅速的系统进行预报,在气象上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于可能性的预报都只属于一种潜势预报,即在某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段里,某个地区发生对流天气的可能性。由于时段较长,所以只能全面地给出一个大范围的预报,并不特别具有针对性。
我国在2009年成立了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目前整体预报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在范围和强度的预报上,就现有技术水平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报记者杨 舒)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