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小琥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琴腔》讲述的是我们一般人不熟悉的剧团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变革的历史背景下,琴师、演员、领导、子女等各色人物在剧团大院里演绎了戏里戏外的故事,“求不得”之苦在这个故事里轮番上演。
人生就是一出戏,莫强求。文中关于京剧的描述相当专业,非有一番深刻体会写不出来,尤其是关于琴师和角的托包带引,写得颇为出色,让外行也感觉出京剧的魅力。 (王珣)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对京剧知之甚少,因此读这本书有些困难,每一页都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术语,但我还是一页一页地看了下去,而且被它的故事和纯粹的北京话所吸引。书里提到的那些地名都是我所熟悉的,甚至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地方,感觉很有亲和力。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以京剧为背景,以琴师为主角的小说,让我对这个并不熟悉的行当多少有了些了解。 (孙盈)
主人公琴师秦学忠是个人才,是人才就有个性。开篇一个“独”字吸引着我,一定要把秦学忠的人生轨迹看个究竟。琴是全书的精髓和主线,伴随着主人公,少年时放幕盲考,他力压岳少坤,可谓少年得志;中年时怜香惜玉娶来二婚的云盛兰,对云盛兰关爱有加,可谓生活富足;老年时言语中传递出多少人生遗憾。尽看人生,秦学忠完胜岳少坤。琴捉弄人,琴造化人。 (王春泉)
很传统、京味的小说,这样的故事和写法让我想到了老舍,著名的京味大家,当年《四世同堂》看得津津有味。书中内容不新——京剧在时代大潮下的求索与挣扎,可以说京剧虽是我国的国剧,徒留一身的名誉和名号,被狠狠地甩了下来是真。作者很年轻,敢拿起这样一个传统对抗现代的永恒话题,而年轻应有的锐气也丝毫未减,像是出新又不出新地写出了他眼中的京剧行当。
两代的梨园家庭,穷途末路,争风吃醋,童年只在唱念做打里,哭笑全由它。“戏子”一词自带轻贱,他们一代又一代要做的就是,献身走上去,自画围圈,远观不可亵玩。
也许这样的小说意不在新颖的情节,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浓浓的时代气息,但不是默哀,是关怀,很平静的叙述事实,让听故事的人不自觉地融入戏园子的生活中去。好书一本,略显稚嫩,来之不易,还望行进。 (周虹伊)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