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朱佳妮)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东盟关系的实质是互信、互助、互鉴。
洪磊说,近期一些国家炒作南海问题,挑拨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似要搞成“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这终究掩盖不了中国—东盟互信、互助、互鉴关系的实质。中国与东盟国家是陆海相连的亲密邻邦,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日益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柱。
他表示,2013年,中方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明确了双方关系发展方向。落实领导人上述倡议、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是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有关倡议正逐步得到落实,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不断加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方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相互累计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1800万人次。
“我们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中国和东盟十国均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今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有关合作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洪磊说。
他介绍说,第2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东盟十国高官和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各方重点围绕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一致同意继续牢牢把握中国—东盟关系的正确发展方向,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落实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洪磊说,双方重点讨论了下一阶段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主要工作,同意加紧制订《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16—2020)》,明年共同举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活动,加强经贸、金融和互联互通合作,争取尽早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亚投行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探讨加强产业合作。中方欢迎东盟国家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
他表示,双方同意办好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共同组织实施一系列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双方将加强防务安全合作,办好今年首次在华举行的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并进一步密切防灾救灾、打击跨国犯罪、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洪磊说,双方还同意积极推动教育、卫生、旅游、青年等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夯实中国—东盟关系的民意基础。会议还讨论了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
洪磊表示,会议就南海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对话与合作对增进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将共同努力把南海打造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各方积极评价就“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达成第一份共识文件,同意将积极落实“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热线平台”和“中国—东盟国家外交部间应对海上紧急事态高官热线平台”等“早期收获”项目。各方一致同意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准则”,并同意今年7月举行落实《宣言》第14次联合工作组会和第9次高官会,共同推动落实《宣言》和“准则”磋商进程。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