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论文引起热议,该文第一作者是一位女高中生张某,第二作者是她的母亲吴宁,一名大学博导。有人揣测吴宁帮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获得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6月3日,吴宁回应称,女儿成绩很优秀,有能力撰写学术文章,网上出现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某些学者的阴谋。(6月4日《大河报》)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是乐于见到天才的,古今中外的很多年少成名的故事都成了代代相传的佳话。18岁就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本应令人称奇。然而,面这这次的“母女合写论文”一事,出现的却是强烈的质疑声,因为这件事的确太可疑了。首先,母亲吴宁就是研究该论文所涉及课题的教授,甚至还因该课题拿了教育部的科研资助经费;其次,吴宁的女儿在发表该论文后,刚好符合两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优先条件,并且其中一所大学就是吴宁所就职的院校。而置于现实来看,自主招生存在猫腻的事件屡屡发生,此事中的各种蹊跷现象怎能不令人生疑?
我能够理解一位母亲为了子女的未来而不惜代价地付出,舐犊情深诚可贵,但不能不讲原则。就目前而言,完成该论文时,其女儿究竟出力多少,显然值得怀疑。退一步讲,即便吴宁的女儿确实能力出众,能够独立完成论文,并在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吴宁也应该避嫌。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在行事之初就带着各种嫌疑,又如何能怪别人的质疑是“阴谋”?
在此事上,不仅是吴宁没有做到避嫌,涉事的高校也是如此。自主招生本应有着严格的程序设置,像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样规定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可获得自主招生优先权,也必须经得起程序的推敲。据悉,吴宁作为研究者,此前已数次发表有关安德烈·高兹的论文,那么,面对这份“母女合写论文”,涉事高校只要稍加检索便能发现其中的疑点,值得追问的是:为何两所学校都轻易地给出了自主招生资格,对于论文的疑点有没有发现?有没有追究?
一边是“合写论文”,一边是招生高校在程序上的不避嫌。这般做派如果不是被人揪出,晾晒在舆论场上,恐怕早就在暗箱操作中不了了之。而这无疑才是最让人害怕的地方。教育公平是人们极力维护的一条规则底线,为了确保教育公平,一切可能的嫌疑都应该被避免,一切招录行为也必须经得起在阳光下晾晒。
就此而言,对于“母女合写论文”事件中存在的疑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将事件弄清楚,将招录程序晒出来,若发现暗箱操作的,理应让其担责。同时,此事无疑也再次暴露了自主招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教育部已在不断收紧自主招生,但一些高校连基本的避嫌都做不到,又如何确保自主招生的全面公开、透明?也因此,对于自主招生须有更严苛的监督与惩罚机制。■长雒
(来源:西安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