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讯 (记者 陈发明 刘麟)6月3日上午,甘肃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湖南湘潭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262亿元,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运。
据悉,该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5个省份,止于湖南湘潭县,线路全长2383公里,是迄今为止国内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重点服务甘肃酒泉地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送出的跨区输电通道。
记者了解到,工程将全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建成后,可构建起外电入湘“直通车”,为湖南能源供应提供可靠保障。经测算,该线路每年可为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6个长沙电厂的年发电量,可满足湖南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另据介绍,这一工程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巨大,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118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655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1.8万个,每年增加税收16亿元。不仅如此,工程还能满足华中地区用电需求,支撑国家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实现,增加绿色能源比例,对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