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兄弟仨同上抗日战场
5月29日,盘加新举起手中的拐杖,做出射击姿势。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摄 通讯员 唐冲凌 徐晓云
“我们兄弟三人都上了抗日前线,只有我一个人回来。”6月2日,新田县毛里乡桑梓村村民、今年98岁的盘加新,一脸平静地对记者说。该县统战部副部长徐晓向记者介绍:“盘加新1917年出生,兄弟5人,除两个弟弟未及成年去世外,大哥盘加力、二哥盘加克在抗日前线牺牲。是名符其实的”
抗日之家
盘加新告诉记者:“因为家境贫寒,我11岁就到相距50多公里的嘉禾县给人看牛,15岁下地干活,犁田耙田什么都干。”
盘加新12岁那年,大哥盘加力参军。抗战暴发后不久,传来盘加力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母亲因此思念成疾,整日以泪洗面,1935年去世。
1939年,二哥盘加克参军。不久,也在抗日前线殉国。
1940年,盘加新从嘉禾县返回新田参军。盘加新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随同新兵队伍从新田出发,走了三天,在郴州坐上火车,因前方桥梁被日军炸断,到湘潭下车。然后,徒步经过宁乡、益阳、常德,到达慈利县参加新兵训练。仅仅训练了一个月,编入国民革命军73军77师230团第三营机枪连。
这时,盘加新激动地举起手中的拐杖,瞄准,作出射击的姿势,告诉记者:“我们用的是水冷式马克重机枪,重120斤,6名士兵维护。我们有不同的称谓:一名管前兵,负责找水、运水。一名联络兵,负责与管前兵联系,为机枪加水冷却,打战时还要把部队的马尿收集起来,以备用。一名射击手,负责开枪。一名装弹手,负责为机枪装子弹。两名战略手,负责运送子弹。”盘加新因为身体素质过硬,在训练中表现突出,成为机枪射击手。
战场立功
不久,盘加新随部队来到湖南省澧县以北的湖北抗日前线驻扎,即与日军遭遇。
“第一次上战场,害怕吗?”记者不禁问道,盘加新对记者说:“生活在那个年代,习惯了。战前为鼓舞士气,团长柏举晴还要我带头唱歌。”
虽然时隔74年,盘加新不假思索低声唱起来:“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把我们的血和肉,拼了敌人的头,生死不怕,直到最后关头。同胞的屠杀,土地的强占,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1941年12月, 73军77师在烂泥深坑里,两天两夜走了三百多华里,抵达长沙岳麓山附近,参加守备长沙作战。
战斗打响,日本兵潮涌而至。连长命令盘加新,在日军冲锋到相距阵地100公尺时开枪射击。而盘加新建议,等敌人冲锋到80公尺时再开火,保证完成任务。见守军迟迟没有动静,冲上来的日本兵越来越多。
等待战机的盘加新瞄准一名骑马的日本军官,果断扫射,日本军官应声落马。紧接着倒下一大片日本官兵。
战后,团长柏举晴、营长何可美来到机枪连,连声称赞盘加新是个好兵,并提议盘加新接任已经牺牲的连长的职务,盘加新摇着头说:“我不识字,不适合当连长。”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暴发,73军以一个师坚守石门,主力在石门县西北新关、永盛桥间集结。“战斗打了7天7夜,日军飞机黑压压一片飞到阵地上空疯狂扫射。”盘加新说:“在敌机的一次扫射中,4名战友在我身边牺牲,两名新田老乡、两名郴州籍战友。但我们没有丝毫的恐惧,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狙击敌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夺回阵地。因为,我们是中国军人!”
后来,作战重心由澧水以南地区移至以常德市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盘加新所在部队在一次激战中被打散。盘加新流着眼泪回忆:“我多想听到熟悉的军号声,好循声找到部队,可始终没有。”
快乐老人
寻找部队未果,盘加新辗转多地给人帮工。直到1949年新田解放才返乡。这时,家里的房屋已经倒塌,父亲去世。只剩下他一人。
盘加新白手起家重建房屋,1951年结婚。1954年生下一女。盘加新在村集体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天都是10分工分。
2003年,盘加新的老伴去世,2006年,唯一的女儿去世。盘加新的外孙刘朝井、刘朝河、刘朝田,把他接到身边生活,每月给老人600元生活费。这年,他跟大外孙刘朝井来到新田县城居住。盘加新生性乐观,爱串门、爱聊天,左邻右舍都很喜欢他。大外孙媳周美庄说:“那几年,外公还坐车到嘉禾县走亲戚呢。”
现在,盘加新回到大外孙家——新田县冷水井乡刘家桥村,由65岁的女婿刘水保照顾,刘水保说:“我现在是岳父的全陪,白天他到哪我到哪,晚上我们睡一张床。”
(来源:湖南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