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机构往往缺乏营销思维。假设在资金与资源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真实的需求?这需要投入。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包括时间的投入,必须迈开双腿,深入到服务对象当中去。
了解需求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二手资料等等。我认为,需求调研没有固定的方法,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现在有些社会组织在需求调研时存在教条主义、一刀切的现象,不管什么项目都要问卷调查,都要访谈,这样可能导致成本很高,但并不一定能了解到真实需求。
我做项目搞需求调研时,比较多地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根据紧迫需求去设计项目,比如社会关注农民工群体,就可以做农民工项目。
二是关注党和政府的政策。政策体现了政府关注和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做这类项目比较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这也是市场调研的一种有效方法。
市场调研靠谁做?要靠人做,我们要做“有心人”。平时应多积累数据和信息,有时,政府或资助方会提要求,必须在很短时间拿出一份项目申请书。如果没有积累,就很难达到要求。
那么,需求发现了,选择项目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正确选择项目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我觉得对社会组织来说,比较适用的有两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SWOT分析法。S是strengths(优势);W是weakness(劣势);O是opportunity(机会);T是threats(威胁)。
首先分析优势(strengths)。所谓“优势”,是你做这个项目有哪些地方比别的机构强。优势包括资金、团队、关系网络、影响力等,还包括无形的因素,比如负责任、诚信、创新等。在今天,一个社会组织有清晰的使命和很强的公信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第二要分析弱势(weakness)。你做这个项目与其他对手相比,有哪些地方和条件不如竞争对手的。
第三是分析机会(opportunity)。所谓“机会”是在外部的,指你做这个项目有哪些有利的条件。机会最重要的是要有需求,还包括党和政府的政策、社会的大环境、认识的改变、技术的发展等。
第四要分析威胁(threats),即要分析你做这个项目可能会遇到的威胁。竞争就是威胁,别人做得比你好,政府为什么要买你的单?
通过以上4个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好的项目,优势一定要大于弱势,机会要大于威胁。
第二种方法是我称之为“三圈原则”。一个理想的公益项目必须同时符合3个条件:第一个“圈”是市场所需,这是需求导向;第二个“圈”是机构所能,需要机构具备做这个项目的实力和能力;第三个“圈”是对手所弱,了解对手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客户还不满意的。
因此,一个好的项目应该是这3个“圈”相交的部分。
我认为,在开发公益项目方面,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作者为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