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大咖聚湄潭话标准 绘制贵州茶叶宏伟蓝图

2015年06月01日10:50  
 
原标题:茶界大咖聚湄潭话标准 绘制贵州茶叶宏伟蓝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赵泽奇、王兴城、卜卫军):在湄潭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中,一场名为“标准与中国茶叶的未来”论坛吸引了许多国内茶界大咖建言献策。对于已拥有660多万亩茶园,3000多家茶叶加工厂的贵州来说,从中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

  “我们到底是要做标差异化,还是要做标准化?中国茶的标准化与差异化如何把握这个度?……”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面对中国的现状,论坛上,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茶学家、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候选人刘仲华指出,中国茶叶不仅仅是产量大,产品更是多如牛毛,为了谋取市场生存空间,差异化成为了各地茶叶发展的刻意追求。他说:“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省份在讲故事,把这个茶刻意做成差异化、多元化,巴不得这个山头的茶跟那个山头的茶就不一样,这个向阳的茶跟向北的茶就不一样,甚至一根树上的茶叶顶上跟顶下都不一样,然而我们今天的中国茶叶呼唤标准化。”

  一句“中国茶叶呼唤标准化”,道出了中国茶叶发展面临的抉择与渴望。这其中,也包括贵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说,所谓 “标准化”就是要实现茶叶质量的安全保障,提高茶叶品质,打造名茶品牌。这对拥有660多万亩茶园,3000多家茶叶加工厂的贵州同样重要。他说:“贵州的茶叶呢现在不是担心你的这个数量够不够,数量一定够,主要问题就是看你质量怎么样,安全怎么样。这些怎么做到?就要靠标准,就要靠标准化。”

  除了质量安全标准,茶叶标准其实还涵盖了生态、环保等其他方面。刘仲华说,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转变,标准化是希望。

  他说:“贵州发展茶叶的基础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品牌的影响力不够,我们的市场的渗透力不够,我们的茶叶的收入效益还不够高,那么要完成这几个过度,我今天讲的一句话:所有一切以市场说话。所以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在茶叶的农业快速发展的时候,怎么样通过商业贸易流通用标准化来贯穿到全过程,使我们的产品出现产销平衡,那我们就成功了。”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