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院艺术走向计算机字库的德昂洒智藏文书法

2015年05月29日11:0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从寺院艺术走向计算机字库的德昂洒智藏文书法

  中新社西宁5月29日电 题:从寺院艺术走向计算机字库的德昂洒智藏文书法

  作者 罗云鹏

  于桑烟氤氲中,阿卡(藏传佛教僧人)阿昂尖措将竹笔润向特制的墨汁,藏锋起笔间,一个个藏文字母自笔尖流出,书体遒劲圆润,清隽雅逸,就如刻板印刷。

  47岁的阿昂尖措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德昂寺僧人,研习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至今已有36年,“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德昂洒智(藏文书法)不仅走出了寺院,还进入了计算机字库,这是传承中的骄傲。”

  德昂洒智藏文书法以其发源地而得名,相传为德昂藉僧人洒安旦增,因感悟笔道而创,迄今已逾200多年,2008年时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昂尖措便成为该种藏文书法传承人。

  据阿昂尖措介绍,德昂洒智的书写对笔、墨、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用笔需用骨髓或酥油浸润过的竹子烘烤、削制而成;墨多由当地矿物质和植物为原料经研磨、烧制、调和而成;纸张原料主要采集当地植物,经垛、切、煮、刮、定型等工艺制成。

  “首先要有慈悲心和清静的菩提本性,然后才能用书法的艺术方式弘扬善知识。”阿昂尖措回忆,“在格更(藏语,老师之意)查巴智的要求下,我闭关学习了6年,写坏了300多根竹笔才出来,也在闭关中明白这也是格更教给我的修行路。”

  “要想写好德昂洒智藏文书法不但要学书写,还要懂制笔、调墨和做纸,因此很多人都没能坚持下来。”阿昂尖措说,“寺庙是藏族人的文化中心,要想让更多人知道德昂洒智,必须先要跳出‘小圈子’,这也是格更离世之前的嘱托。”

  阿昂尖措将自己“定位”为“既传统又现代的阿卡”,在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他开始面向社会开班教授德昂洒智藏文书法。截至目前,阿昂尖措已向来自青海、四川、北京、上海的150多名学员传授该书法技艺。

  “传承和保护好德昂洒智是我的使命,向社会传播利众善知识是功德无量的事情。”阿昂尖措说,“能学我就教,但一定要学好”。

  为保护德昂洒智藏文书法技艺,2009年起,青海官方已累计拨款140万元(人民币,下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还专门成立了“德昂洒智藏文书法抢救领导小组”。2013年,青海果洛官方联合西藏大学等单位开发了3种德昂洒智字体,并使其纳入计算机字库之中。

  “现在我们这里(达日县)很多学校都开了德昂洒智书法课,每年县上还会补贴1.5万元教学经费,去年开始还专门为残疾人和失业人员培训德昂洒智藏文书法,根本不用担心‘活’珍宝失传。”阿昂尖措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