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为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完全按照新式教育体系办学。自创办时起,中国古代文学就被纳入到教学和研究活动之中,成为中国近现代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并拥有完整、强大的学术队伍。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设立于1990年,是全国第四批博士点。先后有鲁迅、钱玄同、黄侃、高步瀛、吴承仕、杨树达、马裕藻、马叙伦、余嘉锡、沈兼士、黎锦熙、罗常培、罗根泽、顾随、孙楷第、唐兰、刘盼遂、谭丕模、李长之、王汝弼、启功、郭预衡等著名学者任教于此。荣休教授聂石樵、邓魁英、韩兆琦、张俊等曾长期担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现在设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文学方向,研究领域涵括中国古代文学各方向和各体文学。导师有郭英德、尚学锋、过常宝、李山、杜桂萍、康震、张德建、马东瑶等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点已经颁授200余博士学位,海外及港澳台留学生30余人。已毕业的博士,大多进入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和文化出版部门,成为各领域的学术骨干。他们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以深厚的学养和人文情怀从事学术研究、文化事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