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2015年05月27日09: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本报讯(记者易鑫)推出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创业平台、孵化创新成果……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决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却认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较多误区。”

  “第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帮助学生创业,而是育人。”钱颖一认为,高校一定要厘清自身和社会、企业的区别,“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让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

  “第二,不能太急功近利。企业可以一哄而上,但高校不能,育人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创业上,高校一定要有比较清醒的头脑。”钱颖一说,“第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创业技能等方面,而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钱颖一认为,学生要掌握创业技能比较容易,但要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观念的转变很难。“所以,高校三创的含义,应该是‘创意、创新、创业’三个层次。创造性思维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拥有的,只要有稀奇古怪的想法,都值得鼓励,不一定要变成现实。这里面有一部分学生去做创新项目,最后真正实现创业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

  而清华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正在避开误区的轨道上行走。

  此次主办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的清华x-lab平台,便是清华大学开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由学校14个院系共同组建而成。刚成立两年,该平台已被授牌为北京市第一批众创空间,有8000名学生参与了该平台组织的各类讲座、比赛、交流、实践活动,并在此诞生了58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的创意,在这里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清华x-lab执行主任毛东辉说:“在这里,有投资机构、投资人专业讲座、企业家经验分享、训练营和工作坊等综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专业力量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缺失,可以学到创新创业的思维、技能、工具和好的理念。”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