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限制“超生”人口数量,今年4月开始,山东临沂兰陵县被指给基层干部下达“流产指标”,每个村需完成固定数额的“超生”妇女引产的任务。该县某村支书表示:他们村子共有1500人左右,被分派了6个流产指标,但村里只有一名“超生”妇女,为了完成任务,他还得向医院购买“流产指标”(据澎湃新闻)。
“指标”这个带有浓浓计划经济色彩的词语其实在当下的简政放权的大环境中,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架构的进一步改革,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所以当我们听到山东临沂兰陵县竟然还有“流产指标”这一说时,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莫名的惊讶,这都什么年代了,在兰陵县当地计生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政策中,竟然还有“流产指标”这样的说法,实在是荒唐至极。
通读相关“流产指标”的相关报道,笔者了解到了这个“流产指标”出台的背景:原来,临沂市在2014年山东省计生工作考核中“排名垫底”,“合法出生人口和性别比”等考核指标,“都不理想”,所以临沂市在全省计生排名压力的“逼迫”下,将这种压力层层传导,所以也就有了临沂下属的兰陵县如此荒唐的“流产指标”摊派。
对于这种荒唐的做法,按理说,当地村干部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拒绝执行,因为这种做法是违背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中从来没有规定相关部门可以对怀孕妇女强行引产,更没有什么“流产指标”一说,但是为什么当地村干部宁愿偷偷花钱买指标弄虚作假也不敢对此说半个“不”字呢,这恐怕还是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所采取的“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有关,即一个单位或者行政村,无论是其他工作做得多好,只要计生方面有问题,所有成绩统统抹杀,而且一些地方的计生部门在计生执法方面存在执法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情况,而对于一些计生执法当中的违法行为,往往也会因为“计生是国策”为由,免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长此以往,一些地方计生部门的特权思想意识非常突出,他们往往会认为,为了执行好计生国策,即使是野蛮执法,也能免于法律追责。
事实上,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以及互联网信息媒介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什么部门,在执行国家政策时,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文明执法,否则就随时有在网络上“出名”的可能。比如2012年的陕西安康镇平县孕妇被强制引产所引发的舆论关注,相关责任人就被撤职处分,再比如前不久贵州省、安徽省因为地方计生政策冲突而导致的一名女教师被责令引产的事件,也惊动了国家计生委……这些事件的被关注,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收紧导致的计生环境的紧张气氛在松动,因为单独二孩的政策已经放开,而且并没有带来生育高峰,而全面放开二胎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在这样的民间期待中,山东兰陵县搞什么“流产指标”,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更是对法治尊严和生命尊严的不尊重。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为此被追责。因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计生政策的调整也终将提上日程。
(来源:国际在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