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认为:“小五朱钱”系王莽时所造

2015年05月23日09:4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专家研究认为:“小五朱钱”系王莽时所造

  新华网西安5月23日电(记者边江)出土40多年来众说纷纭的一种“小五朱钱”,经过年已80高龄的陕西周原博物馆首任馆长罗西章长期研究,认为是王莽时期铸造的一种流通货币。

  1973年12月28日至1974年3月14日,考古人员在对陕西省扶风县召公镇吕宅村胡西组西北的一座古墓进行抢救发掘时,清理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玉器等文物共1728件,其中铜钱1650枚。在这些铜钱中,有汉代的五铢钱91枚,另有上千枚“铢”字不带“金”旁的“小五朱”钱特别引人注目。

  这些小五朱钱出土时呈用绳贯穿成串状,共132串、1559枚,圆形、体小、方好、有外廓,每个直径1.1厘米、重0.4克。铸造不甚精致,“五”字较清晰,“朱”字大多模糊不清,但有些仍可明显看出是不带金旁的“朱”字。

  这些古币出土后,罗西章就开始研究,并向古币专家朱活去信请教。朱活1990年3月回信提出:小五铢是武帝时造的。没有金旁的“小五朱”可能与“小五铢”不是一回事,极可能与王莽有关。

  罗西章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朱活对“小五朱”的看法很有道理。他说,据《前汉书·食货志》载,“王莽居摄,变汉制”。王莽从居摄做了假皇帝开始,就实施改制。首先进行了货币改制,以消除刘汉王朝的影响。

  罗西章说,据史书记载,王莽的货币改制共进行了4次,第一次货币改制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主要是造大钱,法定一枚比五铢钱稍大的“大泉五十”可兑换五十枚旧五铢钱,一枚契刀可兑换五百枚五铢钱,一枚错刀可兑换五千枚五铢钱。这样很快把民间财富洗劫一空。王莽废掉皇太子孺子婴,自己做了皇帝后,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

  罗西章说,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进行了第二次货币改制。这次改制令钱币名及铭文中不得再有“劉”字中的“金”“卯”“刀”形迹。只应王莽认为武帝“有为”,所以保留了武帝所造的小五铢钱,但去掉了“铢”字的“金”旁,成了“小五朱”钱。

  罗西章说,吕宅汉墓从墓制规模推断可知墓主身份较高。从墓内出土文物看,其埋葬时间在新莽始建国年或稍后。

  罗西章研究分析,不带金字旁的“小五朱”钱为王莽二次货币改制时所造,即公元9年铸造的流通货币。该币一是仍有刘汉遗留痕迹,二是体积太小、价值太“虚”,老百姓不欢迎,所以不久就取消了。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