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对陈晨影响很大,他模仿电影中的画面留影
台湾,新西兰,澳大利亚,76天,4100km。前天,浙江温州单腿男孩陈晨结束了他的2015骑行计划,回到了杭州。
一人一车一些行李,这个温州大男孩正将自己“骑单车环游世界”的一步步变成现实。一路上,他是沙发客,是公益理念的宣传者。靠陌生人的帮助,他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看到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从台湾到新西兰再到澳大利亚 温州男孩76天骑行4100km
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脸庞,黝黑的皮肤,黑色圆框眼镜,一些与年龄不太相符的白发丝,眼前这个89年的年轻人刚刚结束4100km的骑行回国,脸上还有一丝疲倦。聊起这次旅行,这个温州大男孩的眼睛马上变得神采奕奕。
2015年3月4日飞抵台湾,他开始了2015年的骑行计划。从台中到台南再到台北,再飞到新西兰,从基督城骑到奥克兰,最后到澳大利亚,经过黄金海岸、悉尼、堪培拉到墨尔本,历时76天,码表记录4100km。
这不是陈晨第一次骑单车旅行。2012年,南京到扬州,100km;2013年,南京到武汉,1500km;2014年,广西到曼谷,2000k,他又骑行到大洋洲。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车印。
每一次骑行,都对他有着不同的意义。2013年武汉行,是他第一次完成1000km以上的距离,2014年曼谷行,是他第一次骑出国,2015年,他又在骑行中加入了公益元素。
在他陈晨的行李内,带着两条横幅,中英文各一条,上面写着“Hi,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单车旅行者,请给我一个拥抱,表达您对残障人士的尊重。”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在街头和陌生人合影,“有些事情明知道做了没有实际效果,但去做还是有意义。”
陈晨在澳大利亚借宿的家庭做“沙发客”,他为主人们做了葱油鱼、煮了中国水饺
在陌生家庭当沙发客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助他完成旅行
虽然是一个人骑行,但这一路上,陈晨并不孤单。76天内,他共借宿了25户陌生人家。每一户都让这位“沙发客”感受到了温暖。
“这对澳大利亚的夫妻很有意思,带我在他们的公园里玩寻宝游戏。这个人,我在他家借宿后,他又把我介绍到他的父母家……”,在整理好的旅行照片里,他为借宿家庭煮水饺,做葱油鱼,和他们一起刷墙,一起游戏,清瘦黝黑的脸上,笑容干净而阳光。
这些陌生的家庭为他提供床位,为他提供更地道的骑行路线。骑行出悉尼时,他开始频繁地出现爆胎的情况,最夸张的5天,共爆胎12次。加上连续的大雨天气,他一度绝望地想要放弃骑行,但每次都因为陌生人的帮助度过难关,“只要我停下来查看车胎,经过的人都会主动停下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他心里暖暖的,他留下了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的联系方式,准备回国后给他们寄明信片。
陈晨在台中市民广场宣传公益
骑行让被截肢的他重新面对生活 目标是骑单车环游世界
三次骑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小城镇。在他走过的路线里,大都市、热门景点很少,大多都是当地人聚居的村庄。他说,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为了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交换对彼此国家的看法,分享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态度,骑行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骑行也改变了陈晨对待人生的态度。12岁时,一场重大车祸后,他失去了左小腿,装上了义肢。他曾经为此自卑,逃离集体,想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进入社会工作,买了自行车开始骑行,不断地挑战自己,去更远的世界,感受不同的文化,接受别人的善意和爱,他的心态越来越平和。
现在,他已经很坦然,能够以最自然的状态面对身边人。和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合影,他丝毫不介意流出义肢,眼神中是自信和幸福。
骑行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的一部分,结束后,他仍要回到现实,“我还要工作赚钱啊。”因为,他又给自己更高难度的计划——2018年骑行环游世界。
在对他影响最深的电影《荒野生存》中,主人公chris抛弃一切成为一名“超级流浪汉”,带着一包米、一本小说、一张地图、一直猎枪,去往一个蛮荒之地。在陈晨看来,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方式,有勇气对家人的期待和社会普遍价值观说no,他很欣赏。不同的是,他追求自由的方式不像电影中那么极端,而是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拥抱世界,感受自由,寻找温暖。
5月18日,完成骑行计划的陈晨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旅途结束,但故事还没有完结,18年再见。” (记者/丁波 编辑/王黎婧)
(来源:浙江在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