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5月20日,汉能忽然遭遇了洗仓式下跌,开盘仅70分钟,跌幅达到惊人的46.95%,几乎在一日之内腰斩,市值蒸发1440亿港元。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杨晨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汉能之所以出现“腰斩”的情况,说明香港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性的市场,而理性的市场追求的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面,对于上市公司出现虚假财务,或者业务发展跟企业现金流匹配程度不对称的时候,市场肯定是会予以抛售的。
杨晨认为,未来A股会越来越倾向于成熟化,越来越倾向于取消上下跌停板的限幅和T+0的模式,随着财务和公司制度的透明化,投资者会更多的看中公司业绩的基本面,如果没有一个响当当的财务数据作为有力支撑的话,市场最终会做出一个强烈沽空的表现。“所以我提醒一下内地的投资者,不要认为香港的股票很便宜,好像我们的资金进去以后,就大规模的抄底,实际上你正好解放了一些可能长期在当地通过基本面分析为主的一些机构投资者,所以汉能的这种大部分的沽空,给我们内地投资者提了一个醒,我们对待市场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杨晨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津池)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谁是今年港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如果说是汉能薄膜发电,恐怕很少有人会反对。四天暴涨六成、市值超过3000亿、公司主席成为首富……这一切,都让人无法不关注这家“神奇”的公司。但是5月20日,汉能却忽然遭遇了洗仓式下跌,开盘仅70分钟,跌幅就达到惊人的46.95%,几乎在一日之内腰斩,市值蒸发1440亿港元。如此心惊肉跳的股价走势,让小伙伴们都“看傻了”。
香港华富嘉洛证券公司投资部副总裁林宜辉曾密切关注过汉能,在他看来,这只是汉能公司与沽空机构对赌的一场游戏。汉能的股价在他看来原本就已经“超贵”,所以即使下跌也不奇怪。也有消息人士透露,汉能股价暴跌,是因无力偿还股票抵押贷款,遭到借款方强制抛售抵押品而引起连锁反应。
【点评】杨晨
【追问】汉能的暴涨暴跌疑云背后是其商业模式备受质疑。有媒体称,汉能薄膜发电整个应收账款中跟公司有关的数额占了所有应收账款的97.6%。而其超千亿资金来源和去向也成谜,从未公布过融资具体情况,旗下九大太阳能制造基地目前处于暂倒或延迟状态。对此您怎么看?
【点评】杨晨
相关文章:
[我财经]创业板2年市盈率翻倍 林耘:小心牛市大调急跌
[我财经]企业发债降门槛 林耘:背后大棋局一箭多雕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