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款由新松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送餐机器人在沈阳亮相。这个会用表情与顾客互动的机器人叫“亮亮”。它具有智能送餐、路径规划、智能语音等实用功能,能够部分代替餐厅服务员的送餐工作。经济日报记者 孙潜彤摄
从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用机器人在美国问世,到如今,机器人已经从科幻式的角色,真正走入了人类生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奔跑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利用”这条竞赛路上,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已经发展成了机器人强国。对后起之秀中国而言,机器人应用还更多地停留在工业加工领域,距离百姓生活尚远,不像日本的机器人已经进入普通家庭。
现在这个短板正在被补齐。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目前全面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新开发的民用机器人集机器人控制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于一体,具有自主行走、避让、信息发布、才艺表演、讲解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语音、遥控器等多种方式与机器人交流,智能展示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于政府办事大厅、展馆、餐厅酒店等公共场所——中国自主生产的服务机器人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中国机器人企业纷纷根据市场需求在智能餐厅、公共场所服务等领域开发出了更多新型机器人产品。其中,引领讲解机器人、餐桌清理机器人等产品将成为机器人主题餐厅的新亮点;物品搬运机器人、助理机器人等产品也逐渐走入百姓生活。
机器人应用多了会不会“出事”?因为多个机器人在同一区域内工作时,可能发生冲突、拥堵等现象;机器人走进家庭,若被恶意干扰,反而会打乱百姓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机器人研发所必须重视的难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融入到机器人产品中,为更好地完善智能服务机器人功能,基于多信息技术平台打造的多机器人调度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也将于今年问世。多机器人调度系统意在解决对区域内机器人进行统一协调、调度,打造完全自主的机器人餐厅。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则是实现高度模块化监控的系统产品,能够针对机器人的状态进行监控,采集报警信息,统计机器人运行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等。在此数据基础上,能够得到机器人运行数据模型,从而实现对故障进行预判,降低机器人维护成本。
全球制造业升级,让更多智能产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如今,智能数码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不断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这些当初在科幻片里遥不可及的“新鲜事物”俨然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经济日报记者 孙潜彤)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