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克拉地峡运河 雷声大雨点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雷德辛):本月19日,一条有关“中泰签署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的报道登上中国各大网络媒体头条。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表示,中国政府没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洪磊说:“我们也从媒体上看到了有关报道。我没有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泰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则称,经过与泰方沟通并核实信息,这项协议签署双方是民间组织,并非现任政府官员,他们应该是在研究这项合作的可行性。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早在17世纪泰国就有关于开凿运河的动议,真正提出是在100多年前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
近几年,开凿克拉运河的议题又重被人们提起,并真正开始了研究论证。拟议中的克拉运河有10个河道方案。意见比较统一的方案是从狭长地段南部开凿,全长112公里,穿越宋卡、沙敦两个府,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2008年8月,泰国一家民调机构就曾经就是否支持开凿进行民意调查,调查显示有28%泰国人支持开凿运河;33%认为利弊参半,对是否挖河不置可否。支持者曾列举开凿运河对泰国有益的方面:一是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曾有研究结果认为会给3万人提供就业。二是能为国家创收,据测算该运河每天大型船只通行量可达290至320艘,通行费收入可观。三是泰国因此成为海运枢纽,会加大对外国投资家的吸引力,带动整个国家经济。而反对派人士则担心,开挖运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更重要的是耗资巨大,政府难以承担。
克拉运河争议多年,悬而未决,掺杂其间的是各方的利益博弈,这源于克拉运河背后重大的战略意义。日本一直热心该项目,曾多次主动提出各种避开马六甲的建议,并希望得到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日方有专家提出,可以考虑围绕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施工以及将来的经营管理,将周边地区作为东亚能源储备流通基地,以“东盟+中日韩(10+3)”的方式共同经营。
但东盟内部的一些成员国则强烈反对开凿克拉地峡,新加坡首当其冲。几百年来新加坡就是靠地理的优势条件,利用马六甲海峡发展经济,由此发展成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贸易中心。
2003年12月,新加坡驻泰大使陈庆荣专程造访泰能源部,表示新泰作为地区友好国家在重大经济战略上应开展政策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尽管新加坡大使表示对泰国的能源计划并不担心,但也含义颇深地指出:“如果进行(能源陆地桥)这样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话,显然会改变现有格局。”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