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驳斥“中俄关系完蛋了”:别幼稚了!

2015年05月20日07:08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环球时报驳斥“中俄关系完蛋了”:别幼稚了!

影像图片:签订《瑷珲条约》

  1858年5月28日,沙俄曾迫使清朝政府在瑷珲这个地方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从而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放弃领土所有权最多的条约。这个条约,便是《瑷珲条约》。

  而据黑龙江日报,日前,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政区名称,重新恢复为“瑷珲”。这份黑龙江省的党报称,此举可让人永铭”惨痛历史”,也能发挥古城文化,让旅游资源转为生产力,最终将“瑷珲”打造成对俄开放的窗口城镇,助推“一路一带”发展战略。

  在中俄关系日趋紧密的今天,黑龙江政府的这一做法,很快就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甚至争论。比如,一些唱衰中俄关系的人就认为,此举预示这中俄关系可能发生了什么变故,并兴奋地在微博上挑衅那些支持中俄合作的人,称政府此举打了他们的脸。

  但不得不提醒这些唱衰中俄关系的人,你们似乎只看到了瑷珲更名中“永铭惨痛历史”的这半句,却似乎选择性地忽视掉了“将瑷珲打造成对俄开放的窗口城镇,助推‘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另半句。

  只有将“铭记历史”和“展望未来”这两部分原因合起来看,才能看透瑷珲更名这件事后真正的门道,那便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的实质:不忘过去,但也要携手迈向共同的未来。

  换言之,在今天,中俄合作毫无疑问是主旋律。

  没错,俄罗斯是在近代欺辱过中国,不论中俄关系再怎么紧密,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不会被抹去。在当时那个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落后就是会挨打,不仅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远在欧洲的国家,都曾在那个时代瓜分过中国。得亏中国当时陆地只有一个俄罗斯接壤,如果把这些国家都放到那时中国边上,那情景还真是不忍多想!

  但面对今天的中国,从实力和国际现实,俄罗斯只能选择和中国走向亲密,不仅仅俄罗斯,当初八国联军里的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的铁哥们英国,都在向中国靠拢。如果我们把旧账跟他们都算一遍再谈感情,那才是一种唐吉可德式的迂腐想法。

  我们必须尊重的现实是:现在的国际秩序,是以二战结果为基础建立,二战结束时的那个中国,做出的牺牲和战后所得是不成比例的,在强权划定的框框内,我们才有跟战败国提一些要求的资格。在那个中国留下的混沌边境线和旧条约中,我们能额外找回的利益,都要拜1949年以后新中国用实力对国际秩序的冲击所赐。

  所以,今天中国互联网上盯着瑷珲改一个名字就兴奋或者沮丧的人,你们想太多了。

  俄罗斯5000卢布上印着的穆拉维约夫像

  俄罗斯在5000卢布上印着逼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的穆拉维约夫(上图),也只能标记俄罗斯过去的辉煌;中国恢复瑷珲名称,也就算无意间摩擦到年幼时的伤疤。

  历史终归是历史,今天俄罗斯对于中国崛起的价值,才是务实的中国人更看重的。中俄两个经历过足够多残酷的国家,现在有太多的理由走到一起,也有足够的城府面对历史。

  而中国的崛起,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走。至于路途中选择哪个伙伴搭车,终归还是我们这个司机说了算。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