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题:简政放权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周末参加同学聚会,发现有开网店的,有开小餐厅的,也有正琢磨‘自己干点什么’的。”在北京工作近10年的王先生,感觉最近身边创业的人多了起来。
这也是当下大众创业逐步升温的写照。今年以来,包括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内的简政放权举措持续推向深入,成为激发创业创新热情、释放微观活力的重要推手。
长期以来,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管得过死,重审批、轻监管,抑制经济发展活力。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把简政放权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两年多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投资核准事项中央层面减少76%;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中央层面取消、停征、减免4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简政放权举措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方面,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去年达1293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增长45.9%;另一方面,创业带动就业,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仍达到1322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年报公示制等新举措的推出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今年一至四月份,新注册企业继续保持每天1万户,城镇新增就业445万人。
与此同时,商事制度改革仍在逐步深入。当前,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码”,被认为是商事制度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我国已经明确,将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当前,湖南、辽宁、江苏等20多个省区市已经开始试点推行。4月以来,江苏省宿迁市的一些新注册企业已经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企业办照时间从原来的20多天缩减到现在的3至5天,告别了之前的“马拉松式”办证。
简政放权等改革虽初见成效,但部分权力该放未放、放权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中梗阻”现象等依然存在,创业创新仍受制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更需要激发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很多已经下放的审批事项,还存在进一步跟进落实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改革“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增添获得感。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现象。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和核准项目、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关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专家认为,通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将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让创业门槛更低、创新天地更广。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