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网转发了一则“云南大理召开‘丐帮大会’”的趣闻,在农历三月二十八这天,当地民众纷纷做善事以积德,而各路乞丐蜂拥而至,乐享诸般善行,继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花子大会”。
见惯了都市街头乞丐的种种行为艺术,也见多了媒体稀奇古怪的行乞报道,甚至对武侠小说里“丐帮”的种种壮举耳熟能详,可大理的这场“丐帮大会”还是让人大开眼界——乞丐们如此大规模地聚集起来行乞,而且心安理得,脸上洋溢着嘉年华般的淡定或兴奋,让人叹为观止。与其说是一场“丐帮大会”,不如说是一场“慈善大会”“赶集大典”。
这种其乐融融、相安无事的“行乞盛典”,和城市里那些司空见惯的行乞,仿佛两个世界。在前者的世界里,这里仿佛是数百年前的宋朝开封城,如同《东京梦华录》所说:“诸行百户,衣着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而后者的世界里,“乞丐”成为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里面有大约一小部分真正走投无路的弱者,更多是坑蒙拐骗者,两者差距之大,以致很难达成社会的共识。
不管是在《东京梦华录》这样的写实主义作品中,还是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这样的武侠演义中,“乞丐”不只是一种正当的职业,还频频登上主流舞台,在社会道德、地位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过,这样的感觉在今天几乎消失殆尽,乞丐的存在,已经成为一场城市市容与有碍观瞻的战斗,一场骗子们消费善良的恶作剧,一股游离于公共阳光的暗流涌动……当人们一方面慨叹这个时代发展之快喘不上气时,另一方面却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乞丐大军,而“救助站”这类公共福利的兜底者,角色备加尴尬。
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代表官方立场的皇帝与丐帮帮主苏乞儿有一段经典对话:
皇上:你丐帮弟子几千万,你一天不解散,教朕怎么安心?
苏乞儿: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呐。
世上的事表面看起来气象万千,本质上很多都是殊途同归大同小异,就拿当下城市的“乞丐”现象来说,其中乱象治理和苏乞儿的话一个道理。公共政策还是法律践行,有没有把“乞丐”看作一个公民来对待?乞丐有没有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组织来主张利益、获取话语权?除了“堵”或“放”,有没有可能用民间善的力量进行精细化的对接、援助或者引导,填补“乞丐江湖”中空白的无序世界?
一个最容易被文明的阳光忽略的地方,也就最容易异化。乞丐的江湖即使再卑微,它也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公共的阳光普照越多,背后的阴影才能越少,继续以“假睡”的姿态对待这个“行业”,只怕有一天,“乞丐”这个词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利维坦”。(马九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