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景课上,学生用专业双筒望远镜观鸟。
开放日当天,生物教师给前来参观的学生现场讲解如何使用显微镜。本版图片由学校提供
学生非洲鼓社团表演现场。
5月16日,由本报举办的“教育均衡校园行”第一站来到对外经贸大学附中(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近200名学生和家长进校参观,全方位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招生信息。今年4月,九十四中正式更名对外经贸大学附中,正式开启中学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全新探索。依托对外经贸大学在经贸、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优势,更名后的对外经贸大学附中将开设外贸类、外语类特色实验班,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就能接触高校教授开设的课程,为将来的专业规划打下基础。
□特色
老牌示范高中迎来新机遇
对外经贸大学附中的前身是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1978年被确定为首批区级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朝阳区的名校,九十四中历经近60年发展,在保持其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同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现已形成以望京南湖中园高中校区为主体、以花家地初中部和朝阳新城分校为两翼的十二年一贯制一体化办学格局。
去年6月,北京市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3所在京高校分别与海淀、朝阳、昌平、丰台等4个区教委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39所附中附小。九十四中作为39所大学附中附小中唯一的示范高中,从入选该项目伊始就备受期待。
与其合作办学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的哈佛”,被评为“中国最难考的十所大学”之一。两校的合作被业内称为“强强联合”,成为朝阳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中一项创新性举措。今年4月,九十四中正式更名“对外经贸大学附中”,与对外经贸大学深度合作建设生源基地校,与对外经贸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对接。由此,揭开了九十四中办学历史上全新的一页。
联手高校开展一体化办学
学校更名后,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合作办学工作随即展开。校长刘国雄介绍,两校负责人多次进行头脑风暴、深入研讨,对附中未来的发展提出规划设想,制订出联合培养计划,将重点在一体化办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方面开展探索。
依托对外经贸大学丰富的专业资源,学校将开设外经贸类特色实验班,以及商务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特色外语类实验班。这些实验班将引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品牌课程和师资,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由附中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和聘请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团进行联合培养,为学生进入高校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经市教委批准,今年对外经贸大学附中将在中招计划设创新实验班——“市级统筹三”,面向朝阳区优秀初中毕业生招收30人,纳入北京市“双培计划”项目试点,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该实验班30名学生三年后高考考入有双培计划的市属高校时,可申请转入该校双培计划,真正有机会打破学籍限制,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部属重点高校学习生活,此项政策让学生预约了高校双培计划带来的福利,最终实现一本普通分数线上重点高校的目标。
当天的开放日活动中,实验班如何招生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一位家长表示,成为对外经贸大学附中后,大学教师到中学授课,开设经贸类、小语种等课程对学生将非常有吸引力。“都是示范高中,与其到一所更好的示范高中的普通班,不如进入这里的实验班,对孩子未来发展更有帮助。”
□课程
以生为本注重多元化培养
首经贸附中的课程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分类分层,设立了“一三一”人本教育立体课程体系,从“健康身心、科学思维、人文情怀、艺术品位、智慧人生”等维度系统设计五大学习领域。
目前已开设微电影制作、机器人制作、美工设计、走进实验室、组织领导力等近百门选修课程。国学、话剧、武术、太极扇、街舞表演等三十余个社团,成为学生各展才华的平台。学校注重国际理解教育,曾组织学生赴英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开拓视野。实景大课堂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程形式,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实现了课堂从校园到校外的延伸,如生物课去密云观鸟,地理课搬进了房山地质公园里,历史课则组织学生去故宫、西安、安阳等历史遗迹和古都考察,全面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场
小学生提前探访身边的学校
当天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学生和家长中,7岁的刘东青格外显眼,刚读小学→年级的他在妈妈的带领下提前探访这所身边的学校。
刘妈妈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小区和学校→墙之隔,经常路过,从外观看觉得学校教学设施很棒,真正走进来还是头→回。→进学校,刘东青就被哥哥姐姐们的学生社团展示吸引住了,他→会儿在书法社团前看看,→会儿跑到魔方社前玩会儿魔方。不过,最吸引他的还是学校当天开放的生物高端实验室。
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刘东青第→次体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现象。开启显微镜、调整镜头和焦距……小东青→板→眼地认真操作,当细胞图像通过显微镜显示到电脑上时,他兴奋地跳了起来:“我看到细胞了,太神奇了!”
生物老师肖宏伟介绍,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是北京市生物重点实验室,所配备的设施在朝阳区最好。实验室安装了网络数码互动实验系统,每台显微镜都连接着→台电脑,学生可以将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通过电脑呈现出来,同时还可拍照、录视频。讲台上,老师通过总控制台可以随时了解每→名学生的操作情况,并能实现互动管理。如此高大上的实验室设备,让前来参观的家长们惊叹不已,连连感慨:“现在的学生太幸福了!”
□对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中校长刘国雄
六大领域与大学展开合作
京华教育:九十四中成为对外经贸大学附中后,将重点在哪些方面与高校展开合作?
刘国雄:我们将主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学科课程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一体化办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六大领域与对外经贸大学展开全方位合作。
京华教育:随着今年北京一系列中招新政推出,高中校生源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一所优质高中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刘国雄:适应变革,主动应对。我们今年招收的高一新生将包括名额分配、市级统筹三、统招和特长生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不同的培养潜力,只要找对方向,找准目标,都能成才。学校将努力推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综合实践以及培养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用实际行动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京华教育:未来的高中教学将突出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在这方面学校有哪些做法?
刘国雄:教育改革的大门再也关不起来,我们将在变与不变中做出坚守与突破的选择。无论多么响亮的口号、多少个改革项目,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让人自由而个性地发展。
学生个性化培养,首先是立足人的发展,立德树人,突出学校德育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的先导作用;二是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校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三是在课程实施层面,合理分类分层,开展教与学方式变革和走班制改革实验研究,增加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四是改革评价机制,实施多维性、多元性、多样性相统一的评价,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京华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什么?历年来学生毕业去向如何?
刘国雄:我们的定位是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会幸福生活的现代公民。我们的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是直接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其中不乏大批升入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的学生,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进入国外知名大学学习。2014年,我校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数位居朝阳区市级示范校前列,有一半的学生高考成绩过一本线。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