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每天都感受到巴黎气候大会的难度,但我仍觉得有很多理由可以支持我们期待本届气候大会能够取得成果。”作为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大会”)主席,正在中国访问的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部长洛朗·法比尤斯,5月16日在法国驻华使馆的一场发布会上这样说。
法比尤斯所说的“难度”,首先来自巴黎气候大会预设目标的难度。法比尤斯介绍说,将于今年年底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动员196个缔约方共同签署一个全面协议,通过这一协议规定的机制和行动,共同将气温上升的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二是,在气候大会之前,促使各国宣布自己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即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自主承诺的减排量),并根据各国承诺的“自主贡献”来计算和预测是否有办法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三是,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解决发展中国家融资和技术转移上遇到的问题。
法比尤斯说,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但“作为本届气候大会的东道国,法国正与联合国密切合作。希望大家都拿出公正的态度,积极促成各方达成一致协议,尤其要促使那些最主要的国家朝共同的方向发展”。
法比尤斯透露,由美国和阿尔及利亚分别牵头的工作组,现在正在拟定巴黎气候大会协议的草案,这份协议草案有望在今年10月前出台。“它可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应该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法比尤斯说。此外,在今年联合国大会等多个场合,各方还将就气候变化领域的一些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和倡议。
据法比尤斯了解,有90%左右的国家有望在10月前公布自己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但这些国家自主承诺的减排量能否足以实现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标准,目前还要打一个问号。“一些专家告诉我,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达到控制增温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很难。但是,如果将中央政府以外的各种组织机构(如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的贡献加在一起,也许我们还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
在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失败后,许多人对气候变化的议题持并不乐观的态度。
“经常有人问我,纵观历次气候大会,取得的成果并不多。为什么巴黎气候大会一定会有成果呢?”法比尤斯给出的答案是,与以往相比,一些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一是,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这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二是,一些企业已意识到,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也可以成为发展的契机。比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但近年来也正在发展成为最大的环保材料、环保产品、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国之一。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意识到有必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法比尤斯说:“15年前,如果你想让一个国家宣布自己的减排承诺,可能还是一件不实际的事。但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在着手做这件事情。”
法比尤斯特别强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法两国的合作“极为重要”。“去年11月,中国与美国共同发表了有关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这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一个特别重大的改变,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法比尤斯透露,据他从中国政府了解到的情况,再过不久,中国也将公布自己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法比尤斯说,“大国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