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岁的国际电联将有新发展

2015年05月17日0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150岁的国际电联将有新发展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当时是在巴黎创立的,名称是国际电报联盟。国际电联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组织;同时,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它也是联合国里历史最为悠久的成员组织。150年以来,国际电联与时俱进,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具适应能力的组织之一。现在,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无线电和电信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分配无线电资源,组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长途互连方案,组织开展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尖端工作,主管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事务。

  去年底,由中国政府推荐的候选人、原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作为唯一候选人高票当选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今年1月1日赵厚麟正式就职。半年以来,国际电联有什么变化?在其整个任期的未来3年多时间中,国际电联将有哪些新举措?记者就此对赵厚麟进行了采访。

  互联互通 平衡发展

  赵厚麟表示,在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中,国际电联可以利用现有的机制和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国际电讯行业的“互联互通”放在多边国际交流的架构中,为实现“一带一路”的构想作出贡献。

  赵厚麟说,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关注中小企业。在全球通信行业中,中小企业是各国重点扶持的对象,各国都为这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方便。同时,中小企业之间的应用协作也很重要。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与国际上的交流、与外国同行的交流相对较少。国际电联要在这方面为中小企业服务。例如,“国际通信技术器材大展”原来每4年一次,现在改为每年一次。这是中小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加强和欧洲国家的联系。欧洲国家是国际电联的创始国,欧洲也是国际电联的前后两个总部所在地(伯尔尼、日内瓦)。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国际电联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似乎并不密切。发挥欧洲国家的积极性,利用欧洲国家在全球博弈中的平衡作用,为国际电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这是国际电联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

  赵厚麟说,作为负责全球电讯事务的专门机构,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通信事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但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数字鸿沟”仍十分明显。如何让通信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够尽快赶上来,如何推动企业前往那些盈利相对较少的地区去发展,这也是国际电联目前面临的问题。

  直面难题 迎接挑战

  赵厚麟认为,推动电讯新技术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孩子、老年人等的新技术的开发,以及绿色科技、环保节能的电讯新技术的开发,也是国际电联未来的主要着力点。譬如,全球各式各类充电器的统一化、规范化,减小电子垃圾等。另外,一些新技术、新产业的管理问题,如商用无人机的发展,商用无人机频道的分配和管理等等,也是国际电联需要面对的难题。

  而将现实世界数位化的“物联网”,如物—物互联、人—物互联,未来的管理更是需要国际电联的参与。自从比尔·盖茨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物互联后,2005年11月,国际电讯信息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宣告了“物联网”时代的来临。

  除此之外,像大数据、网上安全、用户信息安全、互联网的安全治理等等,也都是国际电联面临的挑战。赵厚麟说,就连保护儿童上网安全这样看起来相对有一致标准的问题,都很难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

  谈到目前全球电讯行业发展碰到的问题,赵厚麟说,全球范围内,电讯行业都面临一个难题,就是越来越少的女性投身这个事业。电讯行业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事业发展机遇。

  赵厚麟还介绍说,借150年的“生日大典”,国际电联将对国际电讯事业发展历程中作出过的几个突出贡献,如电视的发明、移动通信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视频编码的出现以及比尔·盖茨等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颁发特殊奖。

  (本报日内瓦5月16日电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