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西安大慈恩寺。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社西安5月14日电 题:莫迪参访西安大慈恩寺 与习近平同登大雁塔
中新社记者 冽玮 欧阳开宇
1300多年前,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开启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就职后首次访华,第一站即抵达西安,并在大慈恩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起登上纪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家乡。2014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时,莫迪邀请习近平到他的家乡古吉拉特邦访问。当时习近平就向莫迪发出邀请到他的家乡西安看看。西安也是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见证了中印两国的历史渊源。
有舆论指,中国国家主席在北京之外的城市会见外国首脑并陪同行程,这种规格的外交安排并不多见。两国领导人的“家乡外交”,将为中印两国友好交往增添新的内容。
14日下午,身穿印度传统服饰的莫迪步入大慈恩寺山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迎候。两国领导人握手寒暄,亲切互动。
在般若堂,莫迪欣然提笔,题词留念。并向大慈恩寺赠送了一株菩提树苗,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代表寺院接受,并回赠印方一尊玄奘法师铜像。
玄奘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在“玄奘西行路线图”前,莫迪与习近平驻足听取了玄奘在古吉拉特邦游历的有关章节,和在印度学佛、讲经、辩经的经历,并根据“路线图”简要提及玄奘法师西行概况,绕行一周。
位于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距今1360余年,是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和佛像而修建。参观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一同登上大雁塔,远眺西安市景。
此间有观察人士称,佛教作为中印两大文明相互交往的结晶高峰,莫迪此访展开“佛教外交”非常重要。印度媒体5日撰文表示,印度“向东看”战略的实施,需要佛教这座天然联系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桥梁。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表示自己执政以来历次出访几乎离不开“拜庙”,无论是此前的日本、斯里兰卡之旅,还是这次的中国之行,都把参观当地著名寺庙列入重要日程。此次到西安,莫迪与习近平在大雁塔会面,印度民众也会藉此了解唐僧取经、唐朝盛事等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点。(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