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局:群众诉求不合理也不能态度冷硬激化矛盾

2015年05月13日11:13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信访局:群众诉求不合理也不能态度冷硬激化矛盾

  中新网5月13日电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今日表示,如果群众反映的诉求不合理,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在坚守法律政策底线的同时,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和法制宣传工作,决不能因工作简单、态度生冷硬激化矛盾。

  5月13日,张恩玺做客中国政府网,介绍《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周年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回答网友所关心的问题。

  访谈中有网友留言称,“信访就是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信访部门转来转去,问题最后还是哪里来哪里去”,张恩玺对此表示,这个问题的实质有两点:一个是怎么看“问题最后还是哪里来哪里去”?一个是怎么看群众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

  关于第一个问题,他说,《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信访工作的原则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这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

  张恩玺称,在工作中,信访事项该由哪一级哪个部门管理,信访部门就会将信访事项转到有权处理的相关地方和部门,该谁办的事就转给谁,同时还要跟踪督办,绝不是简单的转来转去,这是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办的。

  他表示,长期以来,有的上访人可能对信访工作程序不了解,有的上访人“清官情结”和“信上不信下”的意识较强,认为找到哪一级,哪一级就要直接办,甚至希望信访部门直接解决,这样是不行的,“法无授权不可为”,否则就是乱作为。

  张恩玺表示,为了减少群众的来回奔波之苦,我们要求接访一线的干部一定要做好对上访人员的法律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引导他们更多地采取写信、网上投诉等方式反映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张恩玺说,应当区别不同情况来看:如果群众反映的诉求是合理合法的,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就是工作上的问题了,既可能有职能部门责任不到位的问题,也可能有信访部门工作程序的规范问题,这是需要纠正的。

  他同时表示,当然,也有些问题,或者由于历史较长、原因复杂、责任主体消失,比如,有的单位或企业已经撤销了或早已倒闭;或者因为政策的变化、政策的不衔接等等原因,造成一时难以解决,这些情况还有不少,解决起来就需要有一个深入调查、反复协调、不断推动解决的过程。

  张恩玺强调,如果群众反映的诉求不合理,那无疑是不能解决的。但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在坚守法律政策底线的同时,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和法制宣传工作,理顺情绪、讲明政策,争取群众理解,决不能因工作简单、态度生冷硬激化矛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