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法院做出的判决,如果发现有冤情,都可以重新改判,遭遇“霸王硬上弓”式的招生骗局却只能自认倒霉,真是岂有此理。
■胡欣红
被高校提前录取本应是值得高兴的喜事,然而,近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苏埠中学的几十名学生却为此深感愤怒。今年4月份,他们到位于寿县的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玩了”一天,十几天后突然被告知都被该校录取,不能再参加今年高考了。
高校招生应当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想不到光天化日之下竟然上演了“王老虎抢亲”式的招生,真是咄咄怪事。更为诡异的是,明明被骗了,受害学生竟然只能认命,否则就要放弃入学待明年再参加高考。即便是法院做出的判决,如果发现有冤情,都可以重新改判,遭遇“霸王硬上弓”式的招生骗局却只能自认倒霉,真是岂有此理。
应该说,这场招生闹剧的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公众亟待相关部门给予解答的是:自称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招生办副主任的余某是如何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学开展虚假宣传的?苏埠中学的相关人员和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之间到底有没有利益关系?在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今天,学生们遭遇的招生骗局有没有可能改变?
相信相关部门只要及时认真地介入调查,这些问题应当不难查实和解决。在追责和弥补之余,这场招生闹剧背后的深层次因素或许更值得我们探究。
经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之后,随着近年来适龄学生的逐年减少,部分盲目建立或升级扩张的高校出现了招生难,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更是难以解决生源问题,面临生存之困。于是,这些院校自然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择手段到搞“王老虎抢亲”式招生的地步。
实事求是地说,自主招生是一项具有良好初衷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帮助高职院校提前遴选一些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适宜并且有志就读高职的学生。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的招生困境,对于相关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可谓两全其美。但问题是,好政策必须在实施过程中跟进监督,使之规范有序。否则,放任相关高职院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就难免因为恶性竞争而陷入无序甚至混乱的地步。
对于学生而言,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是关系今后人生道路的大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及家长往往对相关信息缺乏深入了解。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做好信息透明工作,特别是针对招生政策中的一些新变化和可能出现的误区、陷阱等,更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着重解读,做到提前告知,才能防范于未然。
另外,学生遭遇招生骗局固然值得同情,但作为高中生,竟然如此轻易受骗上当,也需要深刻自省。俗话说: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受邀前往免费“春游”或许出于从众心理,应要求稀里糊涂地在自主招生报名信息表上签字,也还可以理解。但是进校之后的考试明明感觉到校方的“热情”很不对劲,除了一位女生打电话给该院招生办而“幸免”被录取之外,其他人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学生们能以此为鉴,擦亮眼睛,不要再上当受骗。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