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洗脚屋都冠上中医名号

2015年05月11日09:54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别让洗脚屋都冠上中医名号

  原标题:别让洗脚屋都冠上中医名号

  各种名目的中医养生机构会随之“如雨后春笋”,在如此繁茂的长势之中,能避免良中之莠吗?还会不会出现之前“中医一条街”的滑稽“虚火”?

  我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日前出台,其中第一项就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对此不免让人担心,各种名目的中医养生机构会随之“如雨后春笋”,在如此繁茂的长势之中,能避免良中之莠吗?还会不会出现之前“中医一条街”的滑稽“虚火”?这一点,应该是此规划出台后,相关机构最要关注的。

  之前的无数次经验显示,只要一经法规倡导,立刻会遍地开花,甚至发展成“一放就乱”的烂摊子,不独中医,我们身边的很多领域都有过因为泛滥而被搞砸的概念,中医更有这种危险性,比如几年前养生节目和养生书籍泛滥,只要是个会做饭的就能站出来指导养生的现象频出,现在从政策上鼓励建立中医养生机构,会不会连洗脚屋都冠上中医养生的名号?怎么能避免这样的现象?不独为了国人的健康,更是为了中医这个国粹的纯粹。

  中医行业人员比较特殊,除了正规中医院校培养的,一些没有经过正规院校教育,但通过师徒传承或经多年临床实践确有一定专长的人员,后者多是无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因此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还有人利用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空子,就此打起中医的旗号挣钱。

  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向来讲究以人为本,不提倡对抗疗法,包括药物的非伤害性,以及借助日常饮食来保护健康,这些都给了人们一个错觉:中医是安全的“慢郎中”。也因此,那些打着中医旗号的机构或者个人,即便无效,也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安全,最多是不治病,这是中医容易被盗名,容易被滥用的另一个关键。此次鼓励中医养生机构的建立,无论是建立者还是消费者,如果持有这种观念,很难说不是中医被滥用的开始。

  事实上,中医理论也好,医术高明的中医也好,价值都不是一个绝招,几个秘方,而是高屋建瓴的疾病观、治疗观以及生活观。中医理论发端于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和为贵”等理论精华,充分体现在中医治疗中,不仅符合社会规律,也符合生命规律 ,所以才有“上工治国,中工治人,下工治病”之说,而这才是最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之处。

  换句话说,中医对国人养生的价值在于将理念融会生活细节中,就此改善错误的生活方式,而这,才是中医“治未病”的主旨,才是中医药服务规划的关键,如果以为喝个药茶、洗个温泉就是养生了,离开之后继续被欲望纠缠,继续胡吃海塞,不仅于国人的健康无补,更是糟践了中医的精华。(佟彤)

(来源:北京晨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