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一个拥抱,老母亲的臂膀依然温暖有力量。 患者提供
“我相信,为了儿子,我不会死!为了老母亲,我必须活着。”52岁的徐小敏是一个乳腺癌术后6年的康复患者,坚强独立的她,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担心,让孩子学习分心,独自一人面对乳腺癌。她用生命书写了一个乐观豁达,坚强独立,与命运抗争,在乳腺癌面前绝不放弃生命的奇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她与78岁的年迈母亲接受了成都蜀都乳腺医院发起的“粉红丝带·我为乳腺癌代言”的公益宣传片拍摄,老母亲对这个“新生命”的爱被影像真实的记录下来。和妈妈一起拍合影是徐小敏的心愿,希望通过讲述自己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乳腺癌,避免步入雷区。
徐小敏患癌那年,儿子上大学四年级,正准备期末考试。拿到诊断报告的她一直没有告诉儿子,照常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和儿子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等儿子考完试,她一个人悄悄的到了医院去动手术,知道这事的,只有妹妹徐晓娟,连年迈的母亲都一直被蒙在鼓里。
图为:母亲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湿润我的心扉。 患者提供
上手术台时,徐小敏主动要求不要全麻,她是做会计工作的,她说,以后她还得用脑子,上班赚钱供儿子读书,全麻对记忆力有损伤,局部麻醉就好了。
做手术时,徐小敏感觉有人用指甲划过她的皮肤,她知道那是手术刀切开了肚皮,接着有冰凉的东西进入了自己的体内,她没感觉到疼痛,但心里有了一些害怕。那时候,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徐小敏印象里,父亲徐鲲是一个踏实、温和、能干的好男人,默默上班、赚钱养家、操持家务。1980年,因肝癌晚期。在医院只住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离开了人世。父亲临终时告诉她,要好好照顾好妈妈和妹妹。
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东西。但她并没有太难过,“我相信,为了儿子,我不会死!为了老母亲,我必须活着。”
术后,每隔21天,徐小敏要到医院做一次化疗,几次下来,徐小敏的头发全掉光了,做化疗那段时间,徐小敏每天翻江倒海吐得不行,上楼梯都头晕目眩,走几步要歇半天,可只要一有精神,她就会给同病房的病友聊天、开玩笑。
2009年7月,徐小敏的癌细胞转移到了子宫,她动了第二次手术,切除了子宫和卵巢。儿子毕业找到了工作,不需要她来养,这次手术后,她辞去了工作,安心在家休息。
她和病友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出院之后一起去旅游,她最向往呼伦贝尔大草原。
图为:与母亲额头相碰的一瞬间心灵相通。 患者提供
她说,“我从没把自己当成个病人!”与癌细胞和谐相处,她如今一边吃中药调理,空闲时练练太极拳、跳跳舞、学学按摩、绘绘十字绣……她说,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她还要接着上班,攒钱给儿子娶媳妇。
“每天一睁开眼睛,我都要告诉自己,不管今天发生什么,都要过得开开心心的!”徐小敏说,她现在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她甚至都忘记自己曾患过癌症了,“能吃、能睡、能玩,比正常人还精神!”对她来说,乳腺癌真就像一场重感冒那么简单,来得快,去得也快。
“健康是回馈给每一位母亲的无上礼物。”如今徐小敏已经完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之行。她对自己定位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女儿。(刘彦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