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

2015年05月10日13:3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

  新华网石家庄5月10日电(记者高博、王昆)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北庄村,种粮大户李守信承包了全村3000亩土地,村子里有216户社员加入了守信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不仅让粮食平均亩产增加,也让社员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这3000亩土地,有2000亩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1000亩发展蔬菜等生态农业。现在小麦的亩产量有1100斤,玉米亩产量从原来的不到1000斤提高到1300斤。”守信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守信告诉记者。

  目前李守信的例子在稳步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中国并不少见。来自沧州市献县八章村的“90后”大学生赵俊太,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村里承包了3100亩土地,成立了献县俊太家庭农场来规模化种植粮食,因成绩突出有代表性,2014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比2008年底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带动周边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合作社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

  “在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随着家庭农业的发展,小规模经营不断显示出局限性,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民从事农业的意愿不断下降。”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高英东表示,农业生产要上新台阶,就必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南和县北庄村的70岁老人李挺军,把自家4亩地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都流转出去了。他说,儿子和儿媳都出去打工了,他自己种不动了,和老伴儿就在守信合作社打闲工,每人一天60块钱,比自己种地要划算。“合作社不仅给我们开了地金,又能挣工资”。

  献县八章村村支书刘国立向记者介绍说,村里很支持合作社这种形式,全村4900亩土地,赵俊太承包了一大半以上,“合作社不仅把分散的土地和农户组织起来,还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起来。通过合作社企业降低了与分散农户直接交易的成本,农户也得到了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优惠,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虽然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实力不强、管理不规范,融资贷款难等问题比较普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强制流转,片面追求流转规模与速度等侵害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李守信表示,现在他的合作社每年资金缺款在1000万左右,这部分钱除了靠自己积攒、向亲朋借之外,因没有有效担保,向银行贷到款很难,希望国家在资金政策上对种粮大户有所倾斜;受个别涉嫌非法集资的合作社影响,不少农户对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疑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但在流转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土地权益,不能改变土地的性质,只有这样土地流转才能健康发展。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国家或省级层面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明确登记机关、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另外各级政府应与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建立合作社信用评级系统,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党国英说。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