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当列出时间表
社论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在我国的正式文件中,已经提了将近五年了。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就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可遗憾的是,五年已过去,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基本仍停留于纸面。
教育部在新的意见中提到,要积极创造条件,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那么,取消行政级别,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创造这样的条件,需要多长时间?
2009年,朱清时受聘担任南科大创校校长时,就提出去行政化,去官化的治校理念,在这所新建的公办大学,取消行政级别,具备所有条件: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取消行政级别;学校刚启动建设,不存在校内既得利益阻力;校长本人一再提出取消行政级别;舆论高度支持。可是,2011年,深圳有关部门却公开为南科大招聘局级副校长,南科大被逐渐从去行政化的路上,拉回传统公办学校的轨道。
显然,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不是条件不具备,而是政府部门能否拿出改革魄力,落实教改要求,转换政府职能,全面推动管办分离。
应看到,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现实中存在强大阻力,一方面,如果学校有行政级别,那么,学校就会是一级下属部门,行政可以对学校发号施令,没有行政级别,如果校长再实行公选,学校就将自主办学,不处处受行政制约,这恐怕是一些地方官员不愿看到的。二是学校的行政级别,为一些官员解决级别,实现晋升,提供机会,近年来,我国副部级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副部长级)的领导岗位,有相当比例就由部委司局级官员空降担任,还有从地方政府部门直接调任大学担任书记、校长的。如果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我国将减少一大批行政岗位,这一改革后果将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需要拿出动真格的姿态。如果只在文件中反复呈现,却没有时间表、路线图,没有任何实质行动,将让公众失去对教育改革的信心。
有关部门如果下决心要推动去行政化,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眼下就可迈出实质步伐,比如,扩大校长公选试点,对于所有通过公选上任的校长,取消行政级别,另外,在任命校长时,取消那个括号里的级别称谓,把改革一步步从具体环节做起。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