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有个陶艺村

2015年05月10日05:4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富平有个陶艺村

陶艺村一览

陶艺作品《野猪家族》

印度陶艺馆

中外陶艺师共同创作

  富平县在陕西中部,隶属渭南市,是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走进富平陶艺村,阳光熙熙,绿草盈盈。茂密的植被和成片成排的果树林中凸显出一幢幢形态各异的建筑群,好似到了一个建在月球上的地球村。这些用不同国家命名的陶艺馆正是富平陶艺村的特质和文化亮点,是为世界陶艺文化交流搭建的平台。在西北腹地一个偏僻的县城竟拥有一个如此规模的世界级陶艺文化创作营地,令人叹为观止。

  富平盛产坩土,是制作陶瓷的基本原料。陶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传统的制造工艺和现代的烧造技术提升了材料的品质,又还原了最纯朴的质感。陶艺村策划人之一的傅强先生告诉我们,陶艺村的落成是基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对陶艺文化的抱负、信念和责任。陶艺村的前身是个县办企业性质的砖厂,九十年代改制中被一个叫徐都峰的农民企业家并购。而傅强本人于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院,毕业后曾主持了一个小小的民间艺术陈列室,后与徐都峰对陶瓷文化未来发展的构想不谋而合,于1997年启动了富平陶艺村建设。

  之后世界各国顶尖陶艺家组织在一起,分批来陶艺村,进行创作和艺术观念的交流与互动:中国传统陶瓷注重器皿的实用性和造型的工艺特点,而国外陶艺家则注重对材料肌理的表达和造型艺术的创新,有了这一交流平台,大家有了交往的机会,也使国外陶艺家对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有了近距离的认识。

  富平陶艺村注重民间艺术的研发与创新,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有专业特点的工艺师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艺术品。例如,利用陶泥特点将北方民间蒸的花馍造型和陶艺有机结合,成为新的艺术门类。每一个花馍造型都有特定内容,但不易长期保存,把面艺固化成陶也就等于储存了文化。外国人对这些来自民间有血有肉的东西很感兴趣,他们虽然不懂花馍里的故事背景,但他们会找到恰当的感觉来做直接表达。世界陶艺家入村的互动交流,最大的亮点是每年请两个国家的艺术家团队来此创作,然后把创作出的东西都留在陶艺村,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展示地。陶艺村汇集的当代作品有四万件,涉及国家上百个,国际陶艺家学会已召开了四十届,大型展览最终在富平落地。

  富平陶艺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当代陶艺现象,是把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转换成一种社会商业价值的模式。我们坐在陶艺村的陶坊里,把手放在拉坯机快速转动的陶泥上,只感受到一股水土的扭力,反而不关心做出来的是什么。傅强先生说陶艺村主馆的造型设计灵感就是切萝卜片得来的,一片片圈状的萝卜片错开交叠,不断累加就成了具有教堂气氛的空间氛围。每到夏至,从建筑的某个气孔上会投射进一束阳光,落地形成一个光斑。有一位陶艺家就以地上的这个亮点为圆心烧制了自己的陶艺作品,看上去像一圈板凳、也像是一名酋长带领下的一次公共活动。让人觉得人的一生都像是在生命之圆里摆放这一个小点,从一环到十环,有的人可能恰好摆在了某条线上就隐没了。

  富平陶艺村这个点命中了世界陶艺文化这个大圆的十环位置,我们有幸成为每年来这里众多的参观者之一。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