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当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总彩排。 新华社发
5月8日至10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多年前,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组成了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捍卫世界的和平正义浴血奋战,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中俄作为二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二战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年,中俄将分别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庆典,还商定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同有关国家一起在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举办纪念活动,旨在警示世界人民牢记二战深刻教训,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任何美化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坚决反对任何企图篡改历史的图谋。
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日前在第十二届蓝厅论坛上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大大加深,全人类成为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但同时,局部动荡和战乱还未平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新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有所抬头,否认、歪曲二战历史的行径和图谋仍然存在。回首二战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放眼当今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和平不要冲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合作不要对抗是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要公平不要强权是各国和平共处的根本和保障,要共赢不要零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惟一方向。各国需要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威胁与挑战。
程国平说,中俄作为最大邻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合作共赢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两国在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基础上,建立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国家关系,进而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树立了大国、邻国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双方将继续共同努力,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的美好未来。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70年前的胜利尽管已经久远,但不该忘记,当年战争的转折点正是在中国战场和苏联战场发生,决定了二战的走向。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俄中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柱。正因为有俄中这样热爱和平力量的存在,我们才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于振起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正义与邪恶的空前大决战,世界人民用惨痛的代价换来了战后70年的和平和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去年以来,国际上对二战历史评价的杂音日益明显,最新表现是安倍4月29日在美国国会有意掩盖历史真相的演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正是我们需要隆重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的重要现实原因。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表示,纪念二战胜利可以让子孙后辈记住,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不畏强敌,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民族。其次,二战的终结为国际新兴力量参与和影响国际事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制度构建。总结二战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学会如何避免只是以战争来改造世界,学会如何在和平条件下顺应历史的变化、实现人类的繁荣与进步,新兴国家要学会利用现有的国际体制推进改革和实现持久的发展与和平。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认为,中俄两国在二战中相互支持,成千上万的两国优秀儿女到对方国家参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很多人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要珍惜二战胜利果实,珍惜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借尸还魂。中俄两国在二战时期并肩战斗,在和平时期守望相助,互相成为对方可靠的战略依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普京总统“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盛的俄罗斯”的愿望,为此,我们要万分珍惜。(经济日报记者 赖 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