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5月7日电(记者陈凯、李亚光)春日午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甘达村村口,几位牧民正给一排即将完工的平房粉刷油漆,2辆大型推土车在房前平整着土地。身边牧民告诉记者,这排临近国道的平房建成后,将成为该村的粮油经营门市部,是全村牧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初见35岁的更尕成林时,他正推着1辆装满沙土的小车走向工地。高原春日寒风凛冽,他的汗水浸湿了衬衣,衬衣上沾满了泥点和油漆。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更尕成林面对的大小事务都要亲力亲为,“没办法,为了节省成本,我们只能自己盖房。”连日未休息好的他此时眼里布满了血丝。
5年前,更尕成林还是甘达村的1位普通牧民。玉树地震后,该村遭受严重损失,牧民房屋几乎被夷为平地,看到各地前来援建的景象,他的内心很受触动。“过惯了穷日子,每次遇到困难都要指望别人的帮助,我们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更尕成林说,就在那一刻,他萌生了创业想法,决定放下牛鞭,闯出一片天地。
2010年,更尕成林卖掉家中牲畜,找到参与援建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希望能获得创业资金支持。几个月后,甘达村凭借296万元扶贫创业资金成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运输车队,当年便实现近70万元的盈利。
“那年村里每个人都拿到了200元分红,还有青稞、米面等日常必需品,这些都是村民自己努力的结果,不少人对此感到难以置信。”该村村主任群才仁说,昔日的甘达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近70%都是贫困户,除放牧所得的微薄收入外,牧民们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少数人连温饱都难以实现。
那时的更尕成林一心想要壮大村里的产业,给村民创造更多收入,但对于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他而言,如何管理好资金、做好发展规划是一个大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得知他的困境后,开始给牧民进行培训,从记账、资金管理到运营规章制定、发展风险评估,更尕成林和牧民们一点一点地从头学起,甘达村的产业很快走上了科学经营的道路。
“我们还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长负责资金、项目审批,副理事长和会计管理各项经费支出,监事长负责监督资金流动情况,并对每笔收支进行公示。”更尕成林说,“村里的产业收入是全村牧民的希望,这里决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出现能人一手遮天的局面。”
2013年,随着玉树灾后重建的结束,玉树市及周边地区对建筑材料的运输需求逐渐降低,甘达村运输队遇到了发展瓶颈。凭借从培训中得来的经验和知识,更尕成林连夜制定出发展规划,希望借助该村的运输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通过经营平价粮油实现转型盈利。该方案随后在村民大会中表决通过,获得牧民的一致认可。
在探索和尝试中,甘达村的转型计划成效明显,由于粮油质优价低,周边地区前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看到这一商机,村民们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在村口国道边建立一个大型粮油门市部。
经过5年经营,如今的甘达村已拥有超过150万元的盈余积累,凭借这笔资金,该村建立了惠民补贴综合商店,所售商品比市价低许多。同时设立低息贷款基金,为需要救急的牧民提供帮助。
“下一步我们打算购买30头母牛,让村里的无畜户和特困户代为养殖,将所得乳畜收入作为他们的工资,母牛生的小牛也可以送给他们。”更尕成林说,“我的梦想就是让每个村民都能富起来,都能过上好日子。”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