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缔造人类幸福的源泉

2015年05月05日17:1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劳动是缔造人类幸福的源泉

  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幸福?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之第五集《劳动缔造幸福》,以7个来自各行业普通劳动者的感人故事,深刻揭示了“幸福”的真谛,讲述了“劳动缔造幸福”的人生哲理,让大家一起分享了主人公的喜悦和眼泪、艰辛与收获。

  也许,在浩瀚的人类语言里,“幸福”是人们心仪向往和谈论最多的词汇之一,而它与“劳动”之间如影相随、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基本常识。诚如意大利著名作家拉·乔乃尼奥里所言,“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而流传于我国上世纪50年代的一首歌,更是直白诠释了这种朴素认知:“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庄稼和土地在一起,劳动和幸福在一起。”

  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们对“幸福”的向往,首先寄托于包括丰衣足食等在内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实现社会财富积累的唯一途径,便是民众的辛勤劳动。为此,政论片中少年离家,来自山西农村的冉志平曾住过地下通道,一天只吃一元钱的大饼。正是历经了多年的磨难和挫折,才成就了其脱贫致富的人生夙愿。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个体价值实现后的心理满足。人们在收获辛勤付出取得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生活的美感与精神的愉悦,而这种由劳动者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出的劳动创造欲、征服感与成就感,又何尝不是促成劳动者情感满足的快乐源泉。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15年如一日行走于大山之间的普通电工王炳益等劳动模范,正是在实现自我价值中收获了内心的感动与满足。

  个人的理想总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劳动者只有将一己的快乐融入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才能真正实现个体价值与幸福的最大化。幸福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个自私自利、一辈子只为自己活着的人,恐难以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只有为更多生命的幸福而忘我奉献服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与艾滋病患者服务相伴18年的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中心护士长王克荣,就是这种以奉献为乐的典型代表。

  “幸福”可以是人生理想的实现、家人欣慰的笑脸,更应该是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奉献的情怀,而这种幸福感的获得,需要劳动者在从事辛勤、诚实与创造性劳动中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劳动开启幸福泉,劳动托起中国梦。( 张玉胜)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