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近日发布《2015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春季,中型企业成为白领求职者首选,人才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超过30。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职位供需情况来看,100-499人规模的中型规模企业的职位竞争指数位居首位,达到30.4,其次是是1000-9999人规模的企业,竞争指数为28.9;再次是20-99人规模的小型企业和500-999人规模的大型企业,竞争指数分别为28.1和25.5。而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和100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竞争指数最低。
分析其中原因,总体来看,大中型企业一般知名度较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或者已进入成熟稳定期,能够提供较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和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因此较受求职者欢迎,投递数量较多,从而竞争压力较大。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因在知名度、稳定性等方面不及大中型企业,求职者投递较少,职位竞争压力相对较小。1000人以上规模的超大型企业一方面由于职位已经相当饱和,稳定性较高,竞争压力高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由于求职者担心应聘成功率低而放弃投递,从而造成竞争压力较小。
智联招聘建议,求职者在春季高峰期可考虑竞争不太激烈的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在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方面优势明显,对员工的束缚更少,发挥舞台更大,员工的发展更多由工作表现和成果来决定。在当前“创业潮”的时代背景下,微型企业非常适合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白领阶层。同时,微型企业在招聘时对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硬性要求相对宽松,有能力的求职者都有机会成功录取,不失为求职高峰期的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从不同性质企业的竞争指数情况来看,春季求职期外商独资企业竞争指数最高,为34.7,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事业单位(29.4),再次是国企,竞争指数为27.5。总体来看,这一现象与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有限,而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职位对求职者吸引力较高有关,由此导致这些企业竞争激烈程度较高。民营企业竞争情况相对较弱,竞争指数最低,为24.8。民营企业提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绝大部分的岗位,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企业知名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方面相对来说弱于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因此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较弱,竞争指数较低。(本报记者王海磬)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